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5-07-21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龟苓膏:期待中的营销思路

龟苓膏在广州的街头小店几乎随处可见,部分地方的市场普及率几乎跟雪糕一样,可见其基础的深厚。然而,与其他很多传统区域产品一样,龟苓膏市场极为混乱:准入制度缺失、低价竞争激烈、生产经营零散。这些问题让相关企业十分迷茫。
龟苓膏市场,一个并不吸引营销界目光的市场。其目前主要流行于珠三角区域,相对成熟的消费区域最多也只是在两广的部分地区。然而,就是这个产品,近一年来却越来越频繁地在一些经销商代理商嘴里提及;一些行内的有识之士、一线的经销代理商及营销界的人士也颇为看好这个品种。这是不是预示着龟苓膏很可能会是一个极具爆发潜质的产业?而且爆发的时间就在这一二年之内?在今年春季于成都举行的一次交易会上,龟苓膏这个产品在广大经销商嘴里的提及率也已远远高于一些大众化的小食品。
然而,奇怪的就是这个曾经被两广业内人士认为进入成长瓶颈的龟苓膏,近年既没有行业的宏观引导、主流媒体的推动和扶持,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品牌推广,更没有强力的广告投放,也从来就没有进入主流营销界之法眼,而一直游离于主流营销报刊、杂志的视野之外。难道是它一直隐姓埋名于地底急流在瞒天过海?
笔者因为工作的关系,也参加了成都今年的春交会,不时地会遇到一些经销商朋友问一些关于龟苓膏的看法,这也吸引着我进一步撩开这个产品神秘面纱的好奇心。
小品类蕴藏大市场
我们知道,一个行业的爆发,必定会有许多征兆表现出来,有些是表面的,在各种各样的市场活动中就可能看得出来,如广告加大、品牌增加、终端活动等;而有些是掩在市场表象下尚未来得及表现出来的,如终端周转放大、消费者的口碑、大企业的强势介入等等。
如2004年的王老吉,是在央视广告的带领下,逐渐从一个区域性的广东凉茶成长为全国性品牌。由于凉茶的接受度南北差异较大,必须以高空的央视广告带路。2003年的雅客、2002年的蒙牛等等,都是先在地面稳扎稳打,到了一定的时机再以强大的广告介入一炮走红。但毕竟这是少数的几个幸运品牌,与中国13亿人口和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容量相比,它们只占到了微不足道的比例,各行各业还有很多产品和品牌在做着不为行外所识的实际冠军。中国的品牌其实很有潜质,特别是在江浙一带,那里有很多的行业隐性冠军,但它们却往往不为行业外人士所知。这就是典型的闷声大发财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竞争的逐步激烈,这些行业或品牌将不可避免地会加入到广告和品牌竞争中,于是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又一个冠军品牌站立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潮头。这些行业甚至包括一些特色小食品等。
保健食品这个大行业一直是竞争的焦点,它的许多小品类差不多都已有了冠亚军品牌,但也还有为数不少的小众食品尚未确立冠军品牌或前三甲品牌,特别是传统的区域性小食品、饮品、农副产品等,还有许多品牌成长的机会。比如时下年轻女孩子最喜欢吃的“海苔”产品就是一例:一个全新的品类,基本上未在大众媒体做过广告,但却在各大超市相当畅销,这样的例子在各地都不难看到。
龟苓膏最早产于广西梧州,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药膳食品,相传还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膳。据《苍梧郡志》记载,大约在明末清初时候,苍梧郡(即现梧州市)民间就有食用龟苓膏的习俗和出售龟苓膏的店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沿街叫卖、前店后作坊生产,发展到今天的许许多多的规模化生产和连锁销售。
在广东,龟苓膏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这样一个产品,在广州的街头小店几乎随处可见,部分地方的市场普及率几乎跟雪糕一样,可见其基础的深厚。然而,与其他很多传统地域产品一样,龟苓膏在当地的销售也极为混乱:准入制度缺失,各种小作坊乘机而入;市场竞争极不规范,窝里斗、低价竞争十分激烈;两广地区的几百个生产厂家中,真正称得上有实力的或销售额上千万元的没有几家;在两广地区,低价竞争导致了绝大部分企业元气大伤,失去了市场扩张的机会。这些问题一度也让两广地区的企业十分迷茫,目前的市场规模估计不足10亿元。
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龟苓膏还能成为一个火爆的产业吗?也许大家都有疑问。
一个值得期待的品种
经过走访和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征兆足以表明龟苓膏这一品类的火爆潜质:
产品生命周期长龟苓膏,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神秘、特别,传统的外衣内似乎包含着无限内涵;一个绝对传统的产品而消费者却是一些走在时代前沿的时尚人士,说明这是一个与时尚结合在一起的产品,足以营造流行氛围。
一个有着800年发展历史的产品,自有其过人的适应市场的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龟苓膏性温和,不凉不燥,具有清热润燥、滋阴养颜、润肠通便等功效。产品的特点保证了产品扩张的潜力。
产品市场属性开放龟苓膏的功能是清凉去火,除了婴幼儿不宜吃外,可适合所有人群,又没有地域上的限制,这应该是一个产品能全面推广的前提之一。
市场有极强的需求雪糕、冰淇淋确切地说是属于少年儿童的,成年人偏爱的较少,适合青年以上人群的清凉饮品极少。而饮料的过度普及,使之只是成为一个解渴的工具而已。经调查,大多数人喝饮料并不是以“清凉”为目的。随着全球环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应消费者换换口味的需求,如龟苓膏这类具有清凉功能的饮品将会有极大的市场,这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产生的市场空隙,掩盖在繁荣的市场假象下,而却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
有较强的品牌介入在今年成都春交会上,中国保健酒行业的三甲之一、中国黄酒界的黑马--致中和公司正式宣告进军龟苓膏产业,勇挑龟苓膏全国市场推广的重任。除致中和外,业内盛传还有一个具外资背景的品牌企业也将秘密地涉入这一行业,并已经完成了市场进入的前期调研工作。有强势品牌的介入,将是龟苓膏这个产业火爆的另一重要原因。
把握机遇谋求共同发展
尽管龟苓膏产业确实是一个值得大家期待的产业,但就目前的现状看,该行业还有许多由于先天发育不良而产生的障碍。笔者认为,无论是新加入的强势品牌,还是已在该行业生存多年的企业,都应该自省,那就是大家如何在面对这么个历史机遇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双赢的战略共同推动产业向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把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价格之乱必然危及质量走在两广大地,走进每家超市、副食品店、茶馆、餐厅、咖啡馆等,你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龟苓膏陈列其内,特别是到了夏、秋季,更是龟苓膏最为火爆和流行的季节,部分地方简直可以与冷饮相媲美。然而龟苓膏的市场价格又出奇的乱,大都在2~3元之间,还有不少小店的零售价为1元甚至5角(300克)。大家在感叹市场成熟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零售价仅1元的龟苓膏(比雪糕还便宜)还有利润可言吗?这样的产品,其质量和传统功效能保证吗?
市场监督力度亟待加强根据行业相关资料,两广一带现有大大小小的龟苓膏厂家四五百家,最大的年销售额4000万元左右,而最小厂家的年销售额只有可怜的几十万元甚至更少。市场准入标准的缺失造成了竞争的无序,竞争无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低价竞争。恶性竞争将使市场的品牌建设和行业远景受到严重冲击,到最后必然是大家都无利润可言,从而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加上一部分小企业直接在原料成本上做手脚,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这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可喜的是也有部分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地的主管部门也在做一些扶持工作,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的建立等。
外围拓展应有长远战略近年,我们还可以看到,已有一些龟苓膏生产企业在寻求对外围区域的拓展,如长三角区域、大西部区域、大北京区域等,从这些区域这一年来对龟苓膏的接受情况来看,他们应该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但这些企业一定要谨记价格策略的重要性,低价进入必定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因为如果不能保证物流成本和市场开发成本的利润所需,最后必然只能放弃。
品牌形象应力求差异化产品包装的老化现象在龟苓膏市场很普遍,市场上销售的所有龟苓膏产品,基本上是同一个款式同一种颜色,一般只是通过标榜口味和原料来作区分,给人以雷同和单调之感,不能引起年轻人的好感。特别是在开发外围市场时,这一短板所造成的影响更明显。没有差异化必将导致同质化产品的低价竞争,不利于建立高档品牌形象。

上一篇:南天信息退出赛科药业
下一篇:“万绿美”药材基地落户广东河源船塘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