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医药产业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走出低谷, 实现正增长。1-6月全省医药工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8.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94%;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48亿元,增长26.58%;实现利税9.33亿元,增长6.96%;实现利润4.92亿元,增长4.97%。化学原料药完成0.97万吨, 增长53.91%;中成药完成4.66万吨, 增长25.72%。科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06亿元,增长55.62%,地奥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6亿元,下降0.73%;增长较快的企业有恩威(151.81%)、光大(60.61%)、蜀中(56.37%)、维奥(30.27%)等。
当前医药产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金紧缺对医药产业制约很大。今年宏观调控,银行资金进一步紧缩,企业流动资金增加困难,特别是许多医药企业面临生产规模扩大,GMP改造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金占用较大,流动资金需求量急增,企业产能利用率仅35%左右,相当一批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状况。
二是能源、运输、原料药、中药材涨价,使不少医药产品成本上升,加上药价的下调对企业进一步挤压,效益回升难度加大。抗生素类原料药生产企业由于电力成本高,国家强制性下调药品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四川制药等企业连续三年生产销售大幅下降,出现较大的亏损,企业排名已经滑入中游。
三是医药产业效益增长幅度仍然较低。2000年以来,由于受推行不规范的药品招标、国家连续14次调低药价、药品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过度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医药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利润空间也逐渐缩小,2004年起出现利润全面下降局面,药品销售利润大幅向医院转移,医药生产、经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今年上半年虽然有所回升,扭转负增长局面,但效益增长幅度仍然较低。全省医药企业亏损面达26.03%,比上年增大5.37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另有近一半的企业略有赢利。 预计下半年我省医药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效益将维持在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