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降价方案中原研药与仿制药定价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激起了国内制药企业强烈的不满,关于原研药能否享受超国民待遇又一次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我们这两天正在书写汇报材料给有关部门,关于原研药单独定价差距拉大的事情将是我们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近日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顾问俞观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发改委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扩大差距而是应该缩小差距”。
9月28日,酝酿已久的第17次药品降价方案正式公布,此次降价共涉及2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在40%左右。与此同时,发改委亦公布了配套的《单独定价及原研制药品临时最高零售价格表》,其中包括各种原研药品的降价结果,不过原研药降价幅度并没有此前业内估计的那么大,这自然引起了大部分国内企业的异议。
原研药和仿制药价格差距拉大
据悉,此次引起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是几个抗生素原研药的零售价格,像头孢曲松钠,常用的0.5g规格普通产品规定最高零售价是5.9元/支,而做为原研制产品的罗氏芬则要55.2元,两者相差9.36倍。六片装规格为250mg的阿奇霉素片剂普通产品是21元/盒,辉瑞公司的原研制产品希舒美则要80.6元/盒,两者相差接近4倍。
愈观文指出,经过这一轮降价,实际上是将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像头孢曲松原研药和仿制药原来的零售价之比为6.25:1,现在扩大到9.35:1,头孢他啶原来是2.08:1,现在是4.33:1。
该协会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要不是今年四月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一次积极争取可能两者的差距比现在还要大。按照发改委当时的初步降价方案征求意见稿,仿制药的平均降幅在60%以上,而原研药的降幅只有30%。后来在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带领下,全国24个医药行业协会给国务院打报告,要求对本次降价进行调整。当时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提议是,首先要降低本次药品的降价幅度,第二就是原研药和仿制药要同幅度降价。“但后来的结果是第一条采纳了,第二条没有采纳,两者并没有同步降价”,假如按照原来的方案可能差距会更大,即便是后来调低了仿制药降价的幅度,但两者的差距还是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