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抗体药物已成为生物技术药物中最重要的大类之一。截至2004年底年,美国FDA已经批准了近20种抗体治疗药物,同时,超过了120种抗体治疗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超过500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全球抗体药物的销售额增长迅猛,1999年全球抗体的销售额仅12亿美元,2004年飙升到105亿美元,占到了全球药物市场的约2%。预计2010年全球抗体药物年销售额可达到300亿美元。
抗体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于:一是重型炸弹抗体药物品种的销售持续攀升;二是新的抗体药物品种不断上市;三是大型医药公司对抗体药物研发方面的重金投入。
与其他的生物技术药物的情况一样,大型医药公司主要通过与专业性的抗体技术公司进行研发合作来获得新的抗体药物(见表2)。在合适的时候,大型医药公司还会通过收购来获得对市场反应较好的抗体新药的控制权。如最近美国强生公司收购了抗体药物研发的领头羊Centocor公司。
前段时间,来自美国、欧洲和我国的40多位抗体领域的自身专家聚集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举办的第2届中国国际抗体工程和抗体治疗国际研讨会。与会代表的议题涵盖了目前抗体药物研究焦点和抗体药物最新研发动态。
解决人源化技术是首要问题
作为人用治疗药物,抗体人源化是首要问题。早期抗体药物研究屡次受挫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抗体人源化还不成熟。目前多种策略的抗体人源化技术正迅速发展,研究人员有以下抗体人源化方法可供选择:一是鼠抗体人源化。具体技术包括嵌合抗体、表面重塑抗体、重构抗体;二是全人源化抗体。包括抗体库筛选技术、基因工程小鼠制备全人抗体、转染色体牛等。
抗体设计和优化能降本增效
抗体设计和优化也包括抗体亲和力改造、抗体偶联技术、双功能抗体和小分子抗体技术。应用这些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抗体的中和活力、降低免疫原性、改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学分布以及减低生产成本等。抗体设计和优化需要大量应用蛋白质工程方面的计算机分子结构模拟技术、组合化学技术和分子进化技术。
生产技术接受挑战
已上市抗体药物的销量增长,以及新的抗体药物的持续上市,对抗体医药生产厂家的抗体生产能力提出挑战。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方法,正在经历着从小鼠腹水的克级,到生物反应器的公斤级,到将来利用植物、微生物等吨级生产这样一个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