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1-05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我国抗代谢与烷化剂类肿瘤治疗药市场行情

肿瘤治疗药物市场近两年增长迅速,年均增幅超过两成以上。在肿瘤治疗药物的五个亚类中,烷化剂和抗代谢类药物是最为传统的两类,最早被人们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就是烷化剂中的氮芥类药物和抗代谢药中的氟脲嘧啶类药物。几十年的临床应用之后,尽管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这两类药物中也有很多临床有效率很低的药物(如5-氟脲嘧啶等的临床有效率只有5%左右),但这两类药物仍然活跃在临床抗肿瘤一线,原因是价格低廉,多数药物仍是肿瘤临床化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
  1 口服剂型占主导
  在整个肿瘤治疗药物市场“大跃进”的时候,烷化剂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一直在抗肿瘤药物市场上维持3%左右的规模;而抗代谢类药物的市场份额近年来稳步扩大,目前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8%。
  从实际的销售状况来看,抗代谢类药物的增长势头明显高于烷化剂的增幅,今年的销售额有望超过12亿元,而烷化剂2005年的销售额预计在1.8亿元左右。
  从剂型上看,抗代谢类药物中口服剂型占据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四成,这在整个抗肿瘤药物领域是不多见的。长期以来,由于肿瘤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多数病人因受化疗药物的影响出现吞咽困难,因此较少应用口服药物。近年来,随着化疗辅助用药的广泛应用,加之巩固治疗的需要,口服药物使用量开始增加。而烷化剂类药物由于司汀类药物,如洛莫司汀、雌莫司汀、司莫司汀等口服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口服剂型的市场份额在2004年末出现暴发式增长。需要说明的是,抗代谢类药物中口服药物相对市场份额降低只是“相对”的,其绝对的销售额数字仍在增加,只是其粉针剂产品的销售额增加速度过快,导致其市场份额相对下滑。
  2 新药推动市场增长
  抗代谢类药物市场主要是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和去氧氟尿苷三个药物的带动下继续增长,这三个药物是近年来新上市的抗代谢类药物。相比之下,烷化剂类新上市的司汀类药物还未发挥足够的市场推动作用,其市场价值仍有待观察。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和去氧氟尿苷三个药物在医院市场的年销售合计在7亿元以上,占整个抗代谢药物市场份额的3/4以上,其中尤以吉西他滨的增长最为迅速。吉西他滨粉针剂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欢迎,其增幅明显高于以片剂在临床应用的卡培他滨。而在经历若干年的竞争后,口服去氧氟尿苷的市场增幅已十分缓慢。
  从企业层面上来看,礼莱制药(代表药物吉西他滨,商品名健择)、上海罗氏(代表药物卡培他滨和去氧氟尿苷,商品名希罗达和氟铁龙)和江苏豪森制药(代表药物吉西他滨)借助氟尿苷类药物而处于烷化剂和抗代谢类药物市场的领先地位,合并占据本类药物市场份额的56.5%;江苏恒瑞、山东齐鲁、浙江海正、普强制药、山东济南制药厂处于第二梯队,合并占据25.4%的市场份额。传统老牌企业上海华联制药厂是本类药物中拥有产品类别最齐全的企业,它在市场上销售的本类药物达十余种,但仅列于该市场企业排名的第九位,占本类药物市场份额的2.0%。主要原因是该企业的产品数量虽然较多,但均已处于老化阶段,新产品跟进明显不足。

上一篇:激素、抗病毒药等11类药品从明天起将凭处方购买
下一篇:2006年三大趋势重构医药产业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