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1-06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2006年,原料药行业要负重前行

刚刚过去的2005年,对于原料药行业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多值得人们欢欣鼓舞的事情,因为曾经对原料药行业不利的预计因素在过去的一年里成为现实: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扬、贸易壁垒加强、汇率改革……而抗生素降价、青霉素工业盐行业“限产提价”联盟失败、印度反倾销诉讼、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等,对于利润本来就不高的国内原料药企业来说,都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大宗原料药寻找趋势拐点
大宗原料药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已经是业内人所共识的。在2005年,大宗原料药正慢慢恢复“元气”。就青霉素原料药来说,2004年的几轮价格战打下来,让本已处于微利状态下的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跌入低谷,其价格曾一度维持在53~58元/十亿单位,生产企业几乎都是亏本经营。不少大宗原料药的代表企业华药、哈药等青霉素工业盐生产巨头纷纷转而生产其下游产品,由此对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2005年的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基本上维持在62元/十亿单位。价格的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体销售收入的提高。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05年1~10月份,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了31.13%,实现利润53.5亿元,同比增长22.91%。尽管收入和利润这两项数据都有所增长,但利润的增长率却依然赶不上收入增长率。许多大宗原料药企业尽管销售规模不小,毛利率却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相对于此前的预期,2005年的原料药企业的损失程度没有那么严重。上海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彭蕴亮分析,尽管发改委又一次对抗生素降价,但不少企业早有比较充分的准备,或减产或转产,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西南证券研究员张仕元看来,农产品原料2005年的价格较2004年稍低,因此原料药的成本压力比2004年略有宽松,同时国际市场的需求也比较平稳,没有大的波动,因此对于去年的部分原料药的整体亏损情况来说,今年的整体利润要好于去年。然而这依然不能成为主流趋势。在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中,化学原料药的工业销售成本为75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4.94%,居于医药工业几大行业之首,足见原料价格上涨对其的影响,成本依然是原料药企业的心头之痛。
但整体利润好于去年并不能说明前景美好。降价幅度比较大,还有产能有待消化、利润摊薄……这些摆在眼前的问题使得原料药企业的总体形势依然不是很乐观。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今年10月公布的数据表明,化学原料药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达92.18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3.57%,与化学制剂行业的0.78%,中成药的11.72%等数字相比,其在医药行业几大板块的工业产成品中占用资金比例最多,所占比例最高,增长得也最快。
如何解决利润难题?依靠规模取得效益依然是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的老方法。苏州东瑞制药原料药公司张斌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坦然承认,由于受降价和市场竞争的影响,苏州东瑞生产的头孢类原料药在今年的价格波动得非常厉害,利润也在下滑。同时,张斌向记者透露,东瑞在2006年将上马一些新的原料药项目,还有向制剂方向发展的规划。
可见,新的竞争形势正在敦促药企不断转变,而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规模效益的盈利方式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是认真考虑产品结构升级的时候了。
特色原料药或有机遇
特色原料药的利润一般会高于大宗原料药,2005年也是如此。不过,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海正2005年里在一个基础类特色原料药品种??普伐他汀和一些沙坦类原料药上,则经历了一番考验。由于受到来自印度方面的竞争,使得他汀类和沙坦类原料药的价格大幅度下跌,且已跌到底谷,已经没有多大的操作空间。海正的业绩也由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不过,对于高端的他汀类原料药来说,由于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海正等特色原料药企业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短期内依然可以保持在特色原料药的优势地位。海正曾在2005年8月接受了美国礼来卷曲霉素生产技术的无偿转让,这使海正又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原料药优势。可见,技术壁垒对特色原料药企业来说决不亚于“衣食父母”
彭蕴亮分析,2006年的专利到期问题成了困扰在几大国际医药巨头的难题,包括默克的舒降之。

上一篇:华兰生物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获得立项批复
下一篇:生物新药爽舒宝在青岛投产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