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又称为三氮唑核苷或病毒唑,是一种能抑制核酸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上世纪70年代我国仿制成功,目前已有多种剂型在临床使用。该药由于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低,已被列入国家医保甲类药品。利巴韦林在国内主要用于儿科、传染科和呼吸科等领域,其中,传染科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和慢性丙型肝炎。目前,美国FDA批准的利巴韦林制剂包括口服制剂和雾化吸入剂,其中,口服剂型(片剂、胶囊、口服液)的适应证是:与重组干扰素α联合用于治疗3岁和3岁以上未曾使用α干扰素治疗过的代偿性肝病,或18岁和18岁以上使用α干扰素治疗复发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
粉针剂带动总体增
根据北京集琦医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2004年利巴韦林在全国所有医疗机构的销售额大约为2.3亿元,较2003年提高了21.6%,而2003年的销售额比2002年增长了31%。由于防治非典的需要,利巴韦林注射剂和片剂2003年的销售与上年相比都有一定增长,但到2004年,随着粉针剂份额的不断扩大,片剂和注射剂的销售额急剧萎缩。2004年利巴韦林注射剂的年销售额较2003年降低32%,片剂则几乎降低了50%。而颗粒剂的销售额2004年和2003年比降低了5%,2005年上半年和2004年上半年比也降低了5%。
目前,国内利巴韦林已上市的剂型包括:粉针剂、注射剂、片剂(包括含片和分散片)、颗粒剂(包括泡腾颗粒)、口服溶液剂、胶囊剂、喷雾剂、滴眼剂、滴鼻剂和眼膏剂。其中,片剂和注射剂是传统剂型,生产厂家也最多。正在申报的剂型包括口腔崩解片、软胶囊、缓释片、眼凝胶剂、软膏剂、粉雾剂等,此外还有注射用复方利巴韦林(沈阳药科大学)尚在申报中。
回顾2000~2005年的国内市场,利巴韦林几种主要剂型的医院进药金额情况是:注射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市场份额均显著减小,粉针剂市场急剧扩大,从2003年的16.4%迅速增长到2005年上半年的近62%(如表1)。利巴韦林粉针剂2004年的医院进药金额较2003年增长252%,医院进药数量2004年较2003年增长238%,而利巴韦林所有剂型2004年较2003年的总体增长率只有22%。
利巴韦林粉针剂销量突飞猛进的原因主要在于价格。以2005年某省公布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价格为例,浙江亚太药业有限公司的利迈欣(利巴韦林粉针剂,0.1克/支)的中标价为4元,零售限价为9.8元;而同样含量的利巴韦林注射液(0.1克/支)的价格只有0.1元~0.5元,相同药品含量但价格却提高了几十倍。因此,虽然利巴韦林粉针剂的进药数量只是注射液的1/5,但进药金额是注射液的5倍。价格提高可以使中间商以及包括医院在内的终端销售商获得更高利润,由此可以预计,粉针剂型的进药数量还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