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2-05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从医院用药变化解析我国药品种类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知识的深入普及,自我药疗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尤其在大城市,这一人群的比例在不断地增大,从而推动了药品零售业、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而医疗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诊治费用的高居不下也是促进其演变的主要动因。

自2001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核定了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已经调整了目录中近1100种药品售价,降低了近1000种药品的价格。尽管如此,我国用药市场不断增长的势头仍未得到遏制,2004年国内典型城市样本医院药品购入总金额约达201.83亿元,较2003年的158.1985亿元增长了27.58%。这主要是进口、合资药与国产药降价比例不平衡、医院药房品种结构与患者承受能力失调所致。

而备受百姓关注的抗感染药物仍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药物之一,从而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药品购进总额大增

纵观我国药品市场,仿制药品从数量上占据了主流,原研发药(含专利药)虽然只占药品数量的5%,但其市场份额已从1997年的12%,上升到2004年的近25%左右,在进口、合资药品的引擎下,市场份额得到迅速提升,从2004年全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结构看,抗感染类药物以26.54%的市场份额继续居首位,可以说在现阶段甚至在相当一段时期,抗感染药物仍将占据重要的份额。

另一方面,按照大、中型医院用药统计数据推算,2004年药品购进总额超过了900亿元,较2003年增长约26.8%,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而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医药领域的高消费仍是患者的一块心病。

从2004年全国16城市样本医院用药分析中可见,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以及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等五大类药物所占整个医院用药的份额仍高达80%以上,这五大类药物2004年下半年购入金额同前一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11.82%。而从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来看,2004年6月国家对24种抗感染药品实行降价,并在7月1日之后,实行处方药单轨制售药,医院购入药品金额同比上半年增长了11.76%,全年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比2003年净增约10亿元。

上一篇:药商渗透药厂 医药分家推动药市变革
下一篇:单克隆抗体市场有望2010年突破300亿美元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