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尼埃成为葛兰素史克的领军人物是在5年前。2000年12月,英美两大药厂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宣布合并重组,合并后的新公司葛兰素史克,市值达1890亿美元,年营业额超过250亿美元。他一上任就提出要使合并后的葛兰素史克成为“科学之王”的目标。
但是,制药企业的实力不仅体现在市值和巨大的营业额上,更体现在每年推出的新药物的品种与数量,以及这些药物的“原创性”上。“我们一旦失去了研发能力,就会很快消失。只有研发出针对性的药品,公司才能获得生命力。”他说。
但是,他面临的问题是,两个巨型的公司合并成为更巨大的公司之后,怎样保持创新的效率,而不让可怕的大公司病影响它的创新和活力?这个药方并不好开。
加尼埃认为,当初合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原来两家公司的研发机制都不够满意,由于机制老化,效率和创新性都不够。
新的公司首先进行了研发系统机制上的重新组织。“我们组建了非常独特的研发系统。”他说,“我认为全世界的研发机构虽然是一个系统,但是应该分别有不同的工作目标。比如有的专门研究哮喘,而有的专门针对癌症,有的研究方向则是心血管疾病。”在这样的体制安排之下,葛兰素史克目前在全球的8个研发中心是一个既有组织又相对独立的系统。
而很多其他的研发体制经常是大而全的,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基础上有为数众多的研发人员,一层一层的各类主管,各个项目组纵横交错,底层的信息很难通达到上层,而上层的信息到底层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这种组织实在过于庞大,就很难避免官僚主义,也影响到创新的精神。
“刚开始运行这个研发体系的时候,我们也不是很有把握,但是从5年的操作来看,基本是成功的,研发效率提高了100%以上。”加尼埃相当自豪地说,最近一家知名咨询公司进行了医药研发效率方面的调查,葛兰素史克的研发效率不但是第一名,而且各项指标都远远超出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