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4-21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上药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上海医药集团提出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发展战略,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全力推进旨在调整科研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满足市场需要、体现差异化竞争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为集团可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调整整体工作思路,把适应市场作为技术进步创新的动力

  医药集团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同于基础研究机构,动力是市场。有段时间,研发工作做了不少,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多。因此,解决市场和科技进步的关系问题,成为提升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2004年,医药集团召开了重组后的首届科技大会,分析现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制定了集团科技进步的基本方针、主要任务、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把以市场为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会后,集团对所有科技进步项目重新进行了梳理,突出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使科技进步工作全面纳入到集团的战略发展轨道。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切实解决好科技投入和市场的对接,医药集团着重从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一是集团层面把好科技投入总开关,把科技预算和市场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避免脱离市场的科技投入;二是事业部层面探索科技项目和营销对接的考核制度,对二次开发项目改由市场部和研发部门签定合同,共同承担责任,使一线科技工作牢牢扎根在市场基础上。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集团认真分析为什么许多产品品质和国外企业相差不多、却进不了国外市场的主要原因,关键是没有解决目标市场的准入问题,而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有严密的医药准入评价和验证,其中有大量工艺技术的规范性量化性标准。为此,集团把国际国内市场准入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新品的产业化。在多方努力下,2005年医药集团获得生产批文55个、临床批文27个、新药证书29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2个产品实现了国外注册,实现了上药集团国际注册零的突破。

  医药集团设想把生物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产品国际化,第二步是研发国际化,第三步是市场(营销网络)国际化。目前,集团正处于产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研发国际化的准备阶段,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在其中具有关键意义。

  二、集中有限资源,聚集主导产品和重点领域进行科技创新

  医药集团按照集中资源、全面提高主导产品技术含量的指导原则,重点提高主营业务、主导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

  1、聚焦现有主导产品,对产品进行全面梳理。集团发动科技人员对已有的1000多个产品进行了全面分析,按市场占有、利润空间、发展趋势等要素做出分类评价,最后确定27个产品作为集团要重点做大的产品。并对这27个产品逐个进行技术分析,着眼降低成本、扩大含量、增加效用,确定了科技进步攻关目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课题组,全面推进现有主导产品的再开发工作。

  聚焦产品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产生了明显的提升作用,2005年,医药集团重点产品的销售收入成功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实现了9.52%的增长;扣除受降价影响较大的抗生素产品,增幅达到15.99%。此外,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品也由2004年的9个增加到10个,11个聚焦产品的销售增幅均超过50%。同时,集团通过生产的集中调度、协调和工艺攻关,全年降本增效9819.52万元,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31.86%。 

上一篇:十万药商齐聚郑州争切医药市场大蛋糕
下一篇:华立青蒿素高技术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