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6-08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跨国药企在华掀研发投资热 本土企业将受益

日前,全球第六大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宣布,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在中国投资一亿美元用于药物研发,该研发投资项目的重点是建立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如果这笔投资兑现,将成为跨国制药企业投资研发中最大一笔。

其实,阿斯利康是最早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之一,早在2002年底,就在中国设立了一个临床研究机构,这个临床机构与中方合作从事全球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但这只是阿斯利康在研发投资方面的“小打小闹”。而目前,阿斯利康已经下定决心投资一亿美金,建立自己在中国的创新中心。

阿斯利康这种在华研发投资的小心心态,可以作为跨国制药企业普遍心态的反映。面对欧美各国新药研发动力的下降,中国丰富而廉价的科技劳动力、低成本的临床试验,以及增长的巨大市场吸引着这些跨国制药企业,但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心,让跨国制药企业踌躇不前。

中国在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成员国之后,跨国药企开始在中国进行小心地研发投资。

2002年,总部位于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率先在北京建立了一个小型研究中心,这是该公司在丹麦之外建立的惟一研究分支机构。随后,总部在英国的阿斯利康公司、美国的礼来公司、瑞士罗氏公司等也纷纷把新药研发的分支机构放在了中国。去年,跨国第一大制药巨头??美国的辉瑞公司也终于决心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

据了解,世界前20名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合资办厂,有的还拥有了自己的独资企业。目前在我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医药企业占14家。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制药企业不多,在入世第5个年头,跨国制药企业开始更加重视在中国的研发投资。除了阿斯利康表示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之外,诺华、惠氏等跨国制药企业也纷纷表示今后将加大研发投资,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目前,中国已经确立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明确了今后将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预计,今后跨国制药企业将会出现新一轮的研发性投资热潮,这也将提供给中国参与全球新药研发的机会,带动中国走向新药的自主创新。

上一篇:人类首个癌症疫苗问世 多渠道防癌不容忽视
下一篇:哈药集团创新品牌营销打造市场竞争优势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