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6-12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调控医药市场需要政府“对症下药”

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决定采取限制加价等八项措施,整顿市场秩序。“药八条”主要内容包括:全面调整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并将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实际加价率严格控制在15%以内;改进药品定价方式,选择部分政府定价药品试行从出厂环节核定价格;加强对市场调节价药品价格监管,推行由生产企业在药品零售外包装上标示建议零售价格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等。

继以往17次药品降价后,国家再次整顿药品和服务市场价格秩序,显示中央对目前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合理、有序调控医疗市场价格秩序,降低百姓看病费用负担,逐步解决医患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这是政府角色进一步迈向责任和义务的体现,理应得到充分肯定。

但是,也应注意到,前17次药品降价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药价虚高现象持续存在,这里边最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目前医药管理体制并不适应医药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既是说,不改革目前“以药养医”的体制格局,单靠政府政策降价并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鉴于此,医疗卫生系统应考虑放弃以药养医的旧有格局,代之以药与医切实实现分家,独立运营。在药方,充分引进竞争机制,整合较为分散的生产单位,实现“药场”的有序和规模发展;在医侧,政府应担负起必须的公益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在政府投入上保证充足资金,而且也应重树公立医院“救死扶伤”的本来境界,不能再出现“无钱不救”或“天价药费”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建立医药市场监管机制,不仅适时监督“药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指导药品定价,有效查罚违禁;同时监督医侧的药价走向、医德医风,及时化解医患矛盾,树立优质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

目前,虽然医患之间的矛盾在政府干预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不革新体制,理顺医与药之间的关系,药价虚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会继续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革新,除此之外,未必会有更好的方向。

上一篇:警惕:部分ALL患儿表现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下一篇:国内专家谈我国新药研发的挑战与对策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