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8-10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中药饮片产业亟待标准化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市场监督司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联合在青岛召开中药饮片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题就是交流研讨中药饮片生产、使用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管。这无疑是国家加强中药饮片管理的一个信号,在这背后正是由于标准缺失而呈现混乱状态的产业现状。

--质量堪忧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包头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日前结束的为期3个多月的拉网式检查中,共抽查中药饮片76批,其中不合格的达到38批,合格率仅为50%。

分析这些不合格的中药饮片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药品成分用量不足,特别是一些较贵重的药材,有些生产厂家偷工减料,致使患者服用后,疗效不佳;有些是假冒伪劣药品,患者服用后不治病,甚至还起副作用;有的则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巧用替代品代替某种主要成分,如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山茱萸含有一种酸性物质,有的生产厂家为了省钱,就用十分廉价的山楂片取代其中的酸性物质;还有的生药材在加工成饮片以前需经过几次蒸制才能入药,而由于生产厂家减少了必要的制药过程,使这些中成药疗效很差。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药饮片产业已成为中药各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整体产业水平很低,生产企业多、规模小、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

--标准缺失

质量问题缘于标准缺失。中药饮片产业上述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一套统一而规范的标准化体系。其实,标准化一直是中药努力的方向。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祖光先生介绍,我国早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就开展了中药饮片标准化的研究,但到现在依然没有一套完整的中药饮片标准化体系出台。

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方来英更为明确地指出,目前处理中药饮片问题主要依据的就是《药品管理法》,其他尚无针对中药饮片的具体管理办法。按照《药品管理法》第2章第10条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可现实的情况是存在炮制标准严重不统一现象。目前,国内有《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炮制规范三级标准,而且各标准由于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相同药材有多种炮制方法,甚至相互矛盾。(2006-08-10)

上一篇:热评:谁来监督医生的处方权
下一篇:中药进出口形势半年分析及展望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