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降价等因素对投资医药股造成不利,但是反观二级市场上医药股的走势最近却是十分活跃,周四虽然有降价的利空袭来,但是以G中牧、G恒瑞、长春高新、G片仔黄等医药股反而大幅活跃,并且绝大部分医药股均呈现并稳上扬的现象。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加息之后地产股迅速的收复失地的反常现象。那么对于医药行业下半年的投资在策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我们认为,2006年医药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使投资医药股仍具有良好基础,而政策变革也将带来新的机会。
政策变革强者胜出
我们认为,药品降价、新药审批政策或有改变、GMP等行业监管将更加严格等,最终将导致行业洗牌,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而其中有定价权的、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将成为胜出的强者。首先,我们认为,药品降价是必然的趋势,但降价不可怕,关键是建立合理的药品定价机制。自今年6月份出台抗肿瘤药品价格调整方案,这是今年第二次药品调价措施,也是2004年7月以来对抗生素的第三次降价。此前曾有报道称发改委原计划降价40%,遭到工业协会及各企业一致反对,最终折中方案,平均降价幅度30%。结合当前国内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实际情况和今年降价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药品降价对不同的医药类上市公司而言,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尽相同的。对大部分化学与生物制药企业来说,短期利润会暂时减少,但长期负面影响不会太大。此次降价中采用2005年抗生素降价中采取的国内部分首仿的企业获得单独定价权的方式,那么某些品种可能会导致市场洗牌,获得单独定价权的企业可能在降价中挤占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而这一过程又将和医药产业的组织整合,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背景下,我们认为药品降价有助于医药板块长期竞争力的提高。 (200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