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8-31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第19次调药价首日见效 部分医院最高降幅达74%

8月29日是99种抗微生物药品降价的第一天,记者走访发现,由于有“最高零售价及加价率不得超过15%”的规定--

“我还得打四天的针,细算下来,能省近100元钱呢。”8月29日,在长春一家医院刚买完药的陈阿姨对记者说,前几天她患了急性肺炎,一直在这家医院里打针。医生给她开的药是“阿莫西林舒巴坦”,此前药价一直是67.5元/瓶,但是昨天她再来开药时,却发现药价已经降到43元/瓶。

8月29日是国家发改委第19次调整药品价格的日子,记者为此走访了长春市部分药店和医院,发现很多像陈阿姨这样长时间用药的患者,都得到了实惠。

部分医院最高降幅达74%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这次在调整99种抗微生物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时,还对其中间的环节利润进行控制,要求按顺加加价不得超过15%。“所以,在这次调整的药品中,有些药价虽然低于最高零售价,但由于中间加价超过15%,所以药价还是进行了调整。”某医院的徐主任告诉记者,就以规格为80万单位的青霉素注射剂为例,未调整价格时,每瓶售价为0.7元,已经低于国家这次调整药价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0.92元/瓶,但是由于这种药的进价为0.58元/瓶,超过了15%的加价率,所以,他们在这次调整药品价格时,还是将该药的价格由0.7元/瓶降到了0.67元/瓶。

据徐主任介绍,这次医院共调整了32种药品价格,其中片剂12种,针剂20种。调整幅度最大的针剂是汉光(美洛西林),由原价119元/瓶降到了37.04元/瓶,降幅达64.2%;降幅最大的则是一种眼药水,其价格由15.4元/支,降到了4元/支,降幅高达74%。

健全医疗保健系统才是关键

药价虚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次国家发改委遏制药价虚高的顽症,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在采访中,许多医院的负责人均表示,“还是治标不治本”。徐主任认为,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如何逐渐确认药品价格走向更合理化、更透明化,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保健系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06-08-31)

上一篇:常用药价下降短缺药价上涨
下一篇:医药业:严峻政策环境助强者恒强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