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到,我国医药包材质量及包装品种都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在发达国家,医药包装占医药产品价值的30%,而我国只有10%。目前,我国医药包装行业的年产值在150亿元左右,仅能满足国内制药企业80%左右的需要,这就促使医药包装产业在近年要有快速发展。
专家预测,今后5年将是我国医药包装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药品包材管理渐受重视
药品包材管理受到重视的直接体现为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对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近两年,相继颁布了34项国家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标准、25项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方法标准,并下发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通知》等。
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科主任曾仁杰告诉记者说,现在大医院用的输液包装,包括胶塞、输液管等,都是从通过审批的生产厂家进货,大输液没有配套输液管的,医院器材处也会配一些通用性比较强的输液配件,都是一次性使用。
曾仁杰介绍说,现在护士学历比较高,在药品包装和器材使用方面不断接受培训。药品生产企业也建立了药品退换制度,发现包装有问题,只要打一个电话,药厂就会有人过来解决。现在不光是医院、企业重视,患者也很重视,一旦发现包装有问题,都会主动要求退换。
药品包装行业协会的有关负责人认为,药品包材的质量是买来的。现在包材的购买方式主要是药厂选择,只要药厂愿意出钱,就能买到相应质量的产品。
作为药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石药集团副董事长、执行总裁解明芳对药品包装很了解。他介绍说,在石药集团,有特殊要求的包材会自己生产,比如输液用的软袋,封装要求在无菌环境下,流水线作业,只能自己生产。其他大部分是向包材生产厂家采购,但对方一定是通过国家质量标准验证的。
解明芳说,以前政府主管部门并没有相关管理规定,包材企业也没有许可证。现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对包材进行定性定量的管理,这样使药品能够从内至外符合安全用药的规则要求。(200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