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09-21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国家发改委官员剖析药品价格虚高之因

9月16日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

这次论坛上,绝大多数演讲者由于“太敏感”等原因,不愿意透露姓名。一些人甚至要求会场文字速记删去他们的发言。

这位官员认为,药品价格之所以虚高,绝大部分是因为它承担了本不该它承担的特定补偿功能,而这种特定的补偿功能也是医院正常运转和发展所必须的。他说,药品价格下降意味着医疗服务价格就要提高。

药品生产成本差异大流通渠道沦为“倒爷”

这位官员表示,目前我国药品生产、流通及价格形成存在很多问题。

一方面,国内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尽管我国实行了强制GMP认证,但是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很多企业不具备市场经营的能力,也不具备药品的研发能力,就是大量地通过低价包销的方式,把自己沦为一个简单的药品加工厂,用低价来冲击市场。

第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一些企业不严格执行国家GMP有关规定,在环保、职工福利,以及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方面,总是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来降低自己的成本。加之不同区域成本要素价格不同,不同企业间的产品成本差异较大。

第三,流通领域环节众多,竞争激烈,个人承包、挂靠经营现象普遍,在客观上也引发了市场竞争的无序。许多国有商业主渠道,已经沦为了开票、倒票或物流配送的角色,大量市场热门的品种被一些非国有经营企业所垄断。

第四,医院占据了药品销售的主导地位,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出去的。虽然零售药店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上还没有办法与医疗机构抗衡,所以医院和零售药店之间没有实质性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就采取了两种销售模式、两套价格体系。对零售药店、物流批发企业,由于没有后续的一些销售费用在里面,就是一个简单的出厂价格。因此平价药店的药品价格非常便宜。

第五,在市场上,同一种药品,存在国外的专利药品或专利已经过期药品和大量国内的仿制药品。专利药品价格通常“高而不虚”,但是大量的仿制药品出厂价格却很低,叫“虚而不高”。

第六,从药品价格的走势来看,近几年政府不断降价,包括大面积推进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使得药品零售价格指数逐步趋低。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药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走势已经连续5年负增长。

药品五成收益给了医院15%是医生灰色收入

这位官员还介绍了我国现行药品价格形成中的利润分配格局。他透露,医院销售的60%到70%的药品,如果以零售价为100来算的话,则生产企业真正能拿到的不足30%,商业流通环节能拿到的不足20%,而医院整个环节拿到的是50%。“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比例分配格局下,才会有今天各个方面都反映药品价格奇高,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却说自己利润很低,甚至出现亏损经营的局面。”

把医院的50%再细分一下可以发现,其中30%是正常加价;5%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设备购置、医生培训、学术交流等等所需要的,或者说是从生产经营企业获得的赞助费用;还有剩下的15%就是行业中的潜规则问题,即医生的一些个人灰色收入。

这位官员表示,医院之所以要从药品方面获得如此大的收益,关键还是要“以药补医”。在医院现行发展和运行模式下,医院的补偿越来越依靠药品的差价收益。(2006-09-21)

上一篇:中草药浓缩成中成药 进一步抢滩台湾市场
下一篇:FDA 增加能进行快速血铅检查的检查点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