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10-20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我国淋巴增生综合征致病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获悉,在该系吴骏教授的指导下,博士研究生顾翠萍日前在9月2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报道了在人类免疫缺陷疾病X染色体连锁的淋巴增生综合征(XLP)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蛋白及其相关信号通路(SAP-PIX通路)在T细胞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这也是世界首份关于淋巴细胞信号活化分子相关蛋白(SAP)与鸟苷转换因子(PIX)相互作用并参与T细胞中重要信号通路的报道。X染色体连锁的淋巴增生综合征是一种原发性的免疫缺陷疾病。在患者中,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功能都出现异常,所以有人推断,其死因是由于对EB病毒感染没有正常的免疫调控。

1998年,通过定位克隆和一系列生物化学手段,科研人员对引起X染色体连锁的淋巴增生综合征XLP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定位,确定了引起XLP的基因为SH2D1A,即SAP。最新的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表明,接头分子SAP通过与一系列的免疫受体,包括SLAM和2B4结合,在正常的免疫活化中起关键作用。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SAP能将酪氨酸激酶Fyn“招募”到SLAM受体家族,但SAP参与各种信号转导过程,发挥免疫学功能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明了。

为了探索接头蛋白SAP的信号传导功能,揭示XLP可能的致病机制,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与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在吴骏教授的指导下,利用一系列的生化、细胞和遗传学实验进行相关研究。首先,他们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到与SAP相互作用的蛋白PIX--一个小分子鸟苷酸酶的鸟苷转换因子。继而,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验证了在T细胞中,SAP与PIX相结合,并确定了两者结合的功能域和关键点氨基酸。更为关键的是,发现了SAP-PIX通路在T细胞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而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份关于SAP与鸟苷转换因子相互作用并参与T细胞中重要的信号通路的报道。因为X染色体连锁的淋巴增生综合征病因很复杂,且SAP敲除的实验小鼠表现出多种免疫缺陷,吴骏教授及相关研究人员由此推断,通过与不同的信号分子,包括酪氨酸磷酸酶Fyn、PIX及其他还未被证实的分子结合,SAP及其偶联的受体可能参与T细胞与NK细胞中不同的信号通路,选择性地控制和调节这些通路。

吴骏教授介绍,迄今为止大量的研究表明,Fyn在SAP介导的信号通路中有重要作用,但仍不能明确解释X染色体连锁的淋巴增生综合征的复杂病因。他们发现的SAP与PIX相互作用并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为探究XLP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下一步,他们将着重研究在T细胞活化中,SAP怎样选择性地与PIX和Fyn结合,及SAP-PIX复合体在T细胞与NK细胞中可能调节的其他信号通路。(2006-10-20)

上一篇:药监局中止18种中药同品种药生产批准文号
下一篇:卫生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