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11-1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药店平价模式是否走到了尽头

曾经大张旗鼓地进军广州市场的“平价狼”最终却遭遇了严重的滑铁卢!在勉强维持一段惨淡经营的日子后,“开心人”大药房黯然退出了广州市场,“3年内在广州开300家药店”的豪言壮语也随之东流去。

2001年“平价药房”概念被湖南的老百姓大药房在全国搅起阵阵硝烟,很快席卷到整个药品零售行业;2003年,“平价”风头一时无两;随后,在一片繁荣的背后,平价药房开始出现了生存危机,经营困难、扩张受挫、出现亏损等质疑声音逐渐升级;2005年随着国家诸如“抗生素限售令”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平价药店开始陷入整体平淡期,对于其模式的质疑开始日渐增多,并愈演愈烈。

除了降价,还是降价,平价药店似乎已经黔驴技穷了,平价模式真的走到了尽头了吗?

火拼价格平价药房终现疲态

与平价药房结伴而来的就是从未停止的价格战!“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恶性竞争只会互相伤害,但是没有办法,平价药店如果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似乎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残酷的价格战让药店经营者开始疲态毕现!

“大大的平价招牌只是将顾客吸引到药店里来的一种手段之一,而至于是否能经营良好则取决于多种因素”,某药店经营者表示,平价药店目前已经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了,“这种模式其实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而出现的过渡现象。平价药店利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地域价格差,采取异地采购、异地配送等方式降低流通交易成本,借用大型商超运作模式从而降低药品价格,但当药价回归到药品实际价值,它也就失去了意义”。

金康大药房的总经理郑浩涛告诉记者,平价药房与一般的药店相比,在产品规模、产品结构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的消费人群相对比较固定,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尤其是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群体已经饱和了,而且这几年药价一直在降,即使不是平价药店价格也降了不少,所以价格本身的吸引力也在降低,平价药店的优势就不再明显了”。(2006-11-13)

上一篇:中国制药走入仿制困境 行业面临创新拐点
下一篇:医药企业进非洲适宜采取“合资”形式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