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11-28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我国原料药出口量增 但出口金额减

2006年上半年24大类化学原料药出口形势仍然利好,但受到国内制剂销售的影响,产量完成24万吨,同比仅增长5%,比去年同期的增幅减少11.8%;供应出口量完成11.5万吨,同比增长13%,比去年同期的增幅上涨5.6%,供应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为47.8%,去年同期为44.9%。

抗感染类药物中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出口在今年上半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5.9%和38.7%;解热镇痛类出口形势喜人,上半年出口增长23.4%,除了阿司匹林和安乃近外,其他品种出口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维生素类中,维生素B族类的出口形势上半年一直保持较好态势,其中维生素B1出口增长277%,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产量的增长,维生素B1上半年的产量增长了163%,VC依然呈现出低迷状态,上半年出口量下降14.3%;抗生素中间体中除了个别品种,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势也非常好,6-APA的出口增长119.3%,头孢唑林酸增长230.35%,7-ADCA增长341.9%。

在49个重点进口产品中,上半年实际进口产品37个,进口金额1.5亿元,同比下降23.23%。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产技术的引进和提高,我国大多数头孢类产品的原料药已经从进口型转为出口型。在15个重点头孢类品种中,今年上半年我国仅进口10个,且其中有5个品种的进口数量同比有所下降。

还有一些现象值得业界深刻反思。67个重点出口产品的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海关累计出口金额为1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6.41%,增幅下降2.8个百分点,出口金额的增幅没有表现出与出口数量同等的增长幅度。

从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公布的54种原料药出口单价变化表来看,2006年上半年有32个出口品种的平均单价较去年都有所下降,平均降幅达14.39%,且大多为大宗原料药。其中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氨苄青霉素,达62.39%。另外,4个品种平均单价的增幅都在1%以下价格同比上涨幅度最大的是维生素B2及其衍生物,为22.78%。 (2006-11-28)

上一篇:VC、阿斯匹林等300种常用药品将参与政府采购
下一篇:抗抑郁药进口和合资产品占九成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