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7-01-12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我国西药制剂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出口瓶颈尚待突破

日前,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获悉,去年1~10月,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取得了快速增长:出口金额达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97%,占同期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的2.53%;西药制剂进口总额为15.7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6%。有关人士同时指出,我国西药制剂的出口增幅虽然高于进口增幅,但贸易逆差依然巨大。

去年1~10月西药制剂进出口形势呈现几大特点:

一是经营出口企业数量增多。

去年1~10月,我国共有1062家企业经营西药制剂出口,同比增加了177家。其中,出口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81家。在出口额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三资企业11家,出口额占同类商品出口总额的28.49%;国有及民营企业有9家,出口额所占比重为17.40%。

二是传统市场格局未变。

去年1~10月,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到156个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欧洲是主要出口市场,所占比重分别为54.83%、22.47%和10.84%;出口的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瑞士和中国香港,共计出口额所占比重达35.54%。在进口方面,我国共从4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西药制剂,欧洲仍是我国西药制剂最大进口市场,所占比重为69.61%;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和瑞士是我国五大西药制剂进口贸易国,共计进口额所占比重高达55.75%。

三是商品结构差异较大。

去年1~10月,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平均价格仅为2.13美元/千克,而进口平均价为141.29美元/千克;从进出口商品种类看,我国出口的西药制剂大多技术含量低,多为仿制品。

尽管我国西药制剂的进出口增长迅速,但其在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依然很小。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西药制剂缺少品牌,创新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加之西药制剂在国外注册难度较大,销售渠道不易开拓,这些瓶颈制约了我国西药制剂的出口。此外,由于我国制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良莠不齐,很难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出口多采用低价竞销。更有少数非正规企业出口的西药制剂不符合质量标准,严重损害了我国西药制剂出口的声誉。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医保商会西药制剂分会有关人士表示,将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加强外联工作,加强与国外客户及制药组织的联系,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外市场情况、客户信息、最新技术研发成果、融资形式等;对外推介国内优秀企业及产品,帮助国内企业承揽国外制药外包业务及以其它方式与国外公司开展合作。二是加大对重点市场和重点品种的开拓,组织企业有针对性地出国考察,了解和掌握目标市场注册和销售等情况,并针对重点市场出口适销对路的产品。三是重视对外援助工作。去年7月,商务部发布了《对外援助物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召集部分进出口商会协助制定《对外援助物资供货指导目录》,医保商会将充分利用这次机会,认真研究适合列入《指导目录》的药品清单,借对外援助工作,带动自有品牌药品、质量可靠药品“走出去”。四是加强行业协调和指导,制定行业出口规范,促进行业自律,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保护公平竞争。 (2007-01-12)

上一篇: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新型心脏病治疗药物成分
下一篇:中医药在周围血管病领域大有可为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