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及浙江医药内销价上涨15%~20%,外销价上涨5%~10%维生素家族中另一大宗品种维生素E(VE)的生产企业终于按捺不住涨价的冲动。
继6月14日浙江新和成(002001.SZ)率先公布提价信息之后,连锁效应终于展开,至昨日,浙江医药(600216.SH)也发布了提价信息。
昨日从行业人士处获悉,在新和成提价之后,全球另两家主要生产商荷兰帝斯曼公司(DSM)和德国巴斯夫公司(BSF)便已跟随提价。
“其实大家都是差不多同时提价,现在全球市场主要是这几家企业,所以提价的举动还是比较有默契和共识的。”新和成股份证券事务部人士对记者说。
提价
新和成和浙江医药是目前国内主要的VE生产企业,也是全球市场中除DSM和BSF之外的两大主要供应商,浙江医药目前产能为1.5万吨,新和成为1万吨,两者VE产量合计占全球市场40%左右。根据新和成和浙江医药发布的提价信息,6月签订的销售合同显示,VE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上涨趋势,其中,内销价上涨15%~20%,外销价上涨5%~10%。
事实上,在此之前,由于维生素类产品中的VB2、VB5、VC等品种都纷纷涨价,业界早将下一个可能涨价的目标盯在了大宗品种VE身上,“这是一个合适的时期,DSM之前曾预测新和成将第一个提价,果然不出所料。”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来自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的监测显示,自6月始VE市场便出现异动,市场经销商报价开始从5月时的45元/公斤左右上调至53~55元/公斤,DSM和BSF的进口报价甚至涨至60元/公斤,至6月中旬,DSM和BSF对国内进口已停止报价,市场出现货源紧张现象。
“其实6月之前签订的合同,我们给经销商的价格大概就在40元/公斤,现在才开始提高出厂价。”浙江医药董秘俞祝军告诉记者。“经销商手中是有低价货的,但他们从5月份开始就有控货和囤货行为,有持货待涨心理。”上述业内人士说。
俞祝军告诉记者,此次浙江医药提价产品主要是含量为50%的VE原粉,市场的涨价并不涉及高端的天然VE。新和成人士亦表示,公司VE产品全部是合成VE,各个规格都提价。国内合成VE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很少用于药品和化妆品。 (200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