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7-09-21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医药企业并购成风 核心资产不可或缺

  “三九、华源和东盛在整合出现的一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医药企业并购的核心是什么?”业内专家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制药行业一贯的优势在于产品,优秀、独特、创新的品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   石药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制药日前宣布,向大股东石药公司收购内蒙古中抗糖药100%权益,总代价1.3亿元。据悉,中国制药是通过附属公司中禾制药进行此项收购的,中国制药将以内部现金支付。卖方提供利润保证称,截至今年底,内蒙古中抗糖药全年净利不少于2000万元,若未能达到,将按实际净利之差额的6.5倍补偿,最高补偿金额为1.3亿元。   “医药企业并购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医药企业数量过多,低水平重复、产能过剩等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使得药企走并购之路成为必然。   药企并购风生水起   早在2003-2005年,医药行业便掀起过一轮并购狂潮。三九、华源、东盛、复星、华立等挥舞着资本大旗进行了大量并购。但随着2006年华源、东盛的资金链断裂,并购神话被打碎。   今年以来,医药界并购风潮一直没有停息。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药企的两种动向引人注目。一方面在第一轮跑马圈地并购潮中风云一时的企业家们黯然退场;另一方面,香港上市企业并购国内中小医药企业的步伐正在加快。   3月底西安利君国际医药控股公司斥资5.1亿港元吸纳石门药业集团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加盟,成为利君国际第二大股东。7月份,维奥生物科技宣布,拟收购恒泰股东全资拥有的四川恒泰医药的全部股本。恒泰医药主要从事中成药、生化药品、血液制品的推广、批发和配送,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而且,恒泰医药的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   日前,中国生物制药表示,正大集团有意控股山西太行药业,并考虑将其并入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深陷资金链危机的东盛系也表示,将再度出售家当,东盛系旗下上市公司潜药将要改嫁,新东家是贵州同济堂药业。   上实医药更是大手笔,将一次收购包括老字号如胡庆余堂药业、正大青春宝、厦门中药厂等5家知名药企。该公司表示,此次并购一方面能使公司业绩得到迅速提升,另一方面又为其业务整合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司的医药产业布局将更趋完整。   “从目前医药界的并购可以看出,并够是有利可图的,未来的并购将会发生在市场前景好的医药企业和特色药企业。”业内专家指出,并购的风潮短期内不会停息。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正处于整合期,一些医药并购派系在医药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逐渐提高,这些医药并购派系将形成未来中国医药产业格局的雏形。” 并购模式渐趋改变   “就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而言,大多是通过资本重组,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市场份额增加等短期目标,很少从提高药品研发能力的角度考虑。而当企业的生产组合受到生产技术限制时,企业的规模效益就不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仍旧不断扩大规模,很可能造成规模过大,内部机制难以协调,企业经济效益递减现象。”专家指出,对于产能整体过剩的中国医药行业而言,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模式在逐渐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再成为最富吸引力的优质资产。   “未来非医药资本进入医药产业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多。” 专家认为,国内资产优良的医药企业还有很多,而目前原料药价格的上涨促使不少资本看中医药企业。不少业外资本熟悉资本市场运作,这也有利于将医药企业顺利地打入国际市场。“在双赢的条件下,非医药资本大举进入医药产业的苗头已凸显,联想控股并购石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强强合作是另外一种模式,不少民营药企也会效仿石四药与利君国际的合作模式,走合并之路。”分析人士表示。   “拥有特色产品的中小医药企业正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对象,国内有大量的资本在私下物色类似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纽带的资本运作将是今后医药市场一个新趋势。”专家表示,医药企业重组后的失败让不少投资人不愿大动作兼并国有大中型企业,而选择中小医药企业。我国一些中小医药企业除了产品结构单一、缺少资金等问题外,自身具有产品集中、资金不大、容易改造、地理位置、政府资源等优势,而这些正好被投资者看中。   有分析师预言,“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会有更多的中小医药企业因为生存的压力而加入寻求资本合作的企业行列。”   不能盲目行事   “三九、华源和东盛整合出现的一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医药企业并购的核心是什么?”业内专家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制药行业一贯的优势在于产品,优秀、独特、创新的品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   专家指出,企业并购重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体制、不同文化、不同业务类型等,这些因素造成了改造的困难和复杂性。   有很多医药企业在完成并购之后,把太多精力放在内部的调整上,而忽略了客户和竞争对手,这给并购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专家指出:“如果医药商业的购并和重组是为了扩大主营分销或者零售业务,增加规模效益,那么,认真分析自己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资源实际,熟练掌握医药商业的并购改造办法非常重要。在巩固市场地位和保持业绩增长方面,产品创新是最有效的。”   专家表示:“当并购重组成为医药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企业应该考虑的是到底要从并购重组中获得什么,不能盲目行事。”(2007-09-21)

上一篇:中国医药工业产值预计今年将突破6000亿元
下一篇:药品说明书存安全隐患药品也需要召回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