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开始停牌的东北制药谋划定向增发终于浮出水面,9月10日,停牌了半个多月的东北制药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加注资的方式吸收大股东资产。 据东北制药定向增发方案显示,本次公司拟定向增发9400万股,增发对象除面向公司大股东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药集团)之外,还包括基金、券商、信托、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不超过10名特定机构投资者,发行价格不低于11.74元,总计募资约7.73亿元。 其中,东药集团出资方式为现金加上资产,三块资产作价32651.06万元、现金出资2568.94万元,共认购本次定向增发中的3000万股,其余6400万股则由机构认购获得。东北制药本次募资所得将主要投向制剂生产区建设项目和主导产品深加工项目。而在以承债方式收购集团VC资产和负债后,依靠东北制药这一上市公司平台,东药集团整体上市亦启动在即。 三大资产注入东北制药 7月4日,东北制药受让东药集团VC资产及对应负债事宜已进入土地过户手续办理阶段,公司同时收到了母公司偿还的资产与负债差额款8895万元。困扰了东北制药长达10年的维生素C资产难题云开雾散。渤海投资分析师李鹏岩认为,VC资产的回归,标志着长期困扰上市公司的“三分开”问题得到解决,这将对公司的估值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此前业界普遍认为东药集团目前除了VC资产外,已经没有其他重要的经营性资产,所以,在东北制药收购其VC资产后,众多证券分析人士都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东药集团已经实现了整体上市。 然而,仅仅以解决“三分开”问题为旨的VC资产回归,似乎并非此前业界所预期的资产注入的全部,本次东药集团向东北制药注入的三块资产同样对上市公司具有提振作用。 据《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根据东北制药定向增发方案,东药集团将以每股11.74元的认购价,以三块资产作价32651.06万元,加上现金出资2568.94万元,收购本次上市公司增发的3000万股。而上述三块资产,即东药集团的17.87万平方张士厂区和制剂生产区土建工程资产,以及由东药集团与中国制药(香港)投资公司(下称中国制药)共同持有的施德药业100%股权。 据东北制药公告显示,以2007年8月31日评估基准日计算,张士厂区17.87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评估值为11913.95万元;制剂生产区土建工程资产的评估值为19167.11万元;施德药业资产评估值为157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东药集团仅持有施德药业40%的股权,剩余60%的股权仍由中国制药持有。而东药集团方面承诺将在本次定向增发的股份发行前取得施德药业另外60%的股权。据了解,施德药业系东药集团与中国制药于1995年12月共同兴建的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9月5日,东药集团已经就收购中国制药所持施德药业60%股权签署了相关协议,目前该事项已经获得沈阳市国资委批准,双方正在积极办理股权过户手续。东药集团顺利获得施德药业100%股权已经不存在悬念。 据《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本次资产评估值为1570万元的施德药业,目前的盈利能力并不是很强,2007年前8个月,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076.93万元,净利润为131.03万元;2006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207.02万元,净亏损为337.76万元。目前施德药业的主要产品为青霉素V钾片、博美欣分散片、泰洛平。其中泰洛平为一类新药,保护期10年,为国际上口服降糖药第三代胰岛素增敏剂产品。然而,东北制药方面认为,虽然施德药业目前经营规模较小,销售收入和利润对东北制药的影响极小,但施德药业的主导产品的市场前景较好,可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品结构,而且施德药业无重大负债,无对外担保,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不良影响。 东北制药董秘表示,“集团将与东北制药主业相关的资产注入,有利于东北制药的资产完整和业务发展。更重要的是,此次定向增发后,东药集团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有利于东北制药核心竞争力。” 股价尚未显现增发效应 然而,投资者对于东北制药此次定向增发表现得似乎相当谨慎。发布公告当日,东北制药以涨停板开盘,但最后以下跌4.16%收盘,收盘价为15.88元。 其实对于定向增发用“脚”投票的现象在医药板块屡见不鲜,健康元在今年2月5日推出增发方案,当日下跌5.76%,而双鹤药业于6月26日公布增发方案,股价几近跌停。 “虽然在牛市中增发一般都被视为利好消息,复牌大幅上涨,但医药行业情况有些特殊。”国泰君安分析师孙亮认为,医药行业比较分散,多数医药集团可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并不多,且医药行业的多数资产都不是快速盈利的,不像某些行业能给投资者提供太大的“想象空间”。 然而,东北制药方面人士认为本次定向增发实际将会对公司未来成长空间提供持续帮助。据悉,东北制药本次定向增发除面向东药集团之外,还包括基金、券商、信托、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不超过10名特定机构投资者,以不低于11.74元发行价格认购其余的6400万股。东北制药方面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本次定向增发募集7.73亿元中的4.9149亿元由东药集团出资,该部分资金主要配合东北制药整体搬迁规划建设,其下属制剂生产厂将整体迁往该开发区,总部也将移入该生产基地;而从特定机构投资者方面募集所得的4.77亿元,将主要是VC深加工产品和磷霉素产品的建设,建成后达到年产VC-Na4000吨、VC-Ca500吨、DC级颗粒剂4000吨、磷霉素系列产品1000吨的规模。 据悉,本次增发完成后,东药集团直接持有东北制药公司的股权比例降为43.92%,但仍为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随着东药集团VC整体资产和负债置入本公司,东药集团及其关联人已解决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 然而,东北制药同时亦承认,由于增发股份,公司总股本将增加约30.94%,而拟投资项目尚在建设期,不能立即产生效益,导致公司存在因股本扩张而摊薄每股收益的风险。 孙亮认为,定向增发一般从公布方案到实施完成还有一段时间,而上市公司若在这期间与投资者沟通顺畅、让投资者看到注入资产的价值,会增强他们的信心。 定向增发提升竞争力 东北制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是以化学原料药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其目前产品主要有氯霉素、脑复康、磺胺嘧啶、磷霉素钙、头孢噻肟钠、金刚烷胺、安塞隆以及抗艾滋病药品等。1996年,东北制药IPO时,VC资产是公司的主要资产。不过,好景不长,随后因VC市场暴发价格大战,VC资产成为上市公司的拖累。1997年,东北制药将VC资产抛给了东北制药集团。进入2007年以来,维生素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地区产品的价格甚至达到了10美元/公斤,与去年最低价3、4美元/公斤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扶持上市公司,集团不久前将VC资产重新注入上市公司,并基本实现了集团资产的整体上市,而此次定向增发实施完成后,集团资产的整体上市将更为彻底。根据沈阳市政府的城市规划,未来3至5年内,东北制药以及东药集团,将从现在的沈阳市铁西区分期分批搬迁到沈阳市细河开发区,东北制药在沈阳市北二路东北制药总厂的土地、兴华街沈阳第一制药厂的土地以及物流中心的部分土地,总计大约25万平方米的土地将作他用。我们认为,公司此次收购集团资产,主要是为了配合公司的整体搬迁规划建设,搬迁后公司下属东北制药总厂、沈阳第一制药厂和集团子公司施德药业(本次拟注入的资产)等制剂生产厂将整体迁往该开发区;而募资建设制剂生产区建设项目和主导产品深加工项目则主要是依托VC产品的原料优势,发展深加工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在制剂、VC和磷霉素深加工产品领域的生产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根据测算,本次发行拟投资项目的投产,将使磷霉素纳作为企业高附加值支柱产品,其年产量将从300吨增至1000吨;VC深加工产品将形成年产VC-Na4000吨、VC-Ca500吨、DC级颗粒剂4000吨、磷霉素系列产品1000吨的规模。(200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