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剂出口中,我国医药企业负责的仅仅是研究和生产阶段,对于终端市场销售则无法参与,在合作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于市场的开拓完全依赖于合作伙伴,这是国内药企制剂转型最大的风险。 由于印度和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极其类似,因此印度是国内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最强劲的对手。在经历20余年的发展后,印度的制药企业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在积累大量的市场资源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后,印度的医药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先机。国内药企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同样具有成本优势的印度药企的竞争。 不过,仿制药市场是不断增长的大蛋糕,并且这个市场的集中度还不高,国内药企仍存在大量的机会。 原料药企业在向制剂转型的过程中,要和原研药厂及其他的仿制药厂进行正面竞争,因此不可避免会对企业的原料药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这种影响是有限的。首先,基于成本压力,国际制药企业向中国和印度转移生产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其次,中国的原料药企业与国际制药企业的合作大于竞争。在国际医药产业分工中,中国的原料药企业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对国际药企并没有构成直接威胁。最后,制剂转型的主要竞争是国际的仿制药企业。目前国际仿制药企业基本上都是由原料药至下游制剂生产的产业链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制剂转型对原料药的销售影响并不大。 仿制药的特点是:初期,价格受到技术和资本壁垒的支持,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期,随着竞争者的加入,价格不断降低,直至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后期,不仅仅是价格在降低,新产品的替代作用也使得产品的市场价值不断流失。 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专利保护到期之时迅速投入市场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而随着竞争的加剧,拥有完整产业链才具备成本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收益。而原料药的生产需要相当的投资和技术积累,因此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品种,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200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