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濒危地道药材茅苍术栽培开发及规范化种植”项目,被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正式立项,获得国家无偿扶持经费65万元。 据了解,茅苍术在古代一直是贡品,1915年获过巴拿马国际金奖,药用价值广泛。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因采掘过度,而成为濒危资源。为保护这一珍贵药材,句容市科技部门依托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茅苍术人工培育项目的研发。经过数年精心培育,人工培育茅苍术获得成功。 关于茅苍术 (英) Swordlike Atractylodes Rhizome 【别名】 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上部少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刺状齿,上部叶多不裂,无柄;下部叶常 3裂,有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叶状总苞一轮;总苞圆柱形,总苞片 6~8层;花两性与单性,多异株;两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瘦果被黄白色毛。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生于坡灌丛、草丛中。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性状】 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辟、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附注】: 同属植物北苍术A. chinensis ( DC. )Koidz.的根茎同作苍术入药。 (200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