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合作模式遍地开花:制药企业和学术机构之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且合作的目的都是推动双方都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可以断定,这种合作关系已经成为药企在新药开发和成果转化中的新趋势 今年6月以后,制药企业和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的消息像疾风般袭来,例如,葛兰素史克已经与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免疫疾病研究中心(ImmuneDiseaseInstitute)开展合作,葛兰素史克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力争成为免疫炎症药物研究领域的领导者;阿斯利康将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olumbiaUniversityMedicalCenter)开展合作,双方共同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创新药物;辉瑞公司也将和位于美国圣弗郎西斯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SF)开展合作,合作的目的主要是推动双方在多种治疗领域的研发工作。 合作双方兴趣相同 当然,过去数十年来,学术组织毫无疑问是鉴别靶标、分子和疾病模型的主力军,并将这些新发现注入到新药的开发中去,即使是在某一个时期,制药企业对学术组织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NaomiBerrie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兼分子遗传学负责人RudyLeibel说:“合作的钟摆已经来来回回地摆动了许多次。”NaomiBerrie糖尿病治疗中心将与阿斯利康开展合作。“制药企业已经在企业内部成功地进行了许多基础性和转化性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面,制药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来自外部的研究创意。” 如果近距离看以上的3项合作协议,我们可以发现,大型制药企业和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途径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每一项合作协议中,合作的目的都是推动合作双方都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通过合作成立的机构来掌控研究的方向。将要和阿斯利康签订协议的Leibel说:“目前对于科学家之间真正的换位思考在开展学术合作中越来越重要。”这一观点得到了将与UCSF开展合作的辉瑞生物治疗和生物创新中心的主席CoreyGoodman的证实。同时,也获得了葛兰素史克资深副主席兼免疫炎症中心卓越药物研发中心主管Gutierrez-Ramos的认同。 Goodman说,“学术组织过去对大型制药企业常常持怀疑的态度,他们担心,当他们将某些想法许可出去后会像“泥牛入海”一样。我们努力想改变这种猜疑,去做一些与以往不同的事情,着手与他们开展合作。” 非单纯的资金提供者 GutierrezRamos希望自己带领的团队能成为波士顿ImmuneDiseaseInstitute的合作伙伴,而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学术领域的科技领导者们能明显推动制药行业的研究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术领域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命及其受到的疾病的影响。”他说:“我们将继续探寻这一类型的合作,利用学术组织的科学和能力来开发药物。” Leibel也认为,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阿斯利康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合作双方都能从中获益颇丰。“阿斯利康将对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考察,包括创意、模式甚至分子等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将给阿斯利康公司提供推动研究领域的机会。这样, 阿斯利康就不仅仅是此前所认为的那种资金提供者。” 在公共资金越来越关注将基础性学术研究推向临床的情况下,Goodman和GutierrezRamos都承认,大型制药企业将帮助架设企业与学术机构合作的桥梁。“学术机构对于从毒理学、安全性和制药学的角度来设计药物具有很深的见解,而这些确确实实是大型制药企业所需要的。” 合作为了双赢 由诺华公司投资创建的位于瑞士巴塞尔的FriedrichMiescherInstitute公司负责人SusanGasser认为,这种合作模式面临这样一种挑战,他认为,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需要确保合作双方都能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需求。以他的经验来看,她认为:“学术机构的科学家们需要熟悉制药企业的问题所在和所采取的标准和语言。”另外,GutierrezRamos说,葛兰素史克正在努力使其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了解学术机构精英们的价值所在,并且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计划成为透明和良好的合伙人,从而成为诸如药理学专门研究机构长期的合作伙伴。 过去,企业和学术机构之间合作的另一个明显的障碍是,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花费6~9个月签署保密协议。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辉瑞和UCSF已经签署了一揽子保密协议,从而能快速提交合作项目的资料,并尽早获得批准。Goodman说:“这样会使合作双方——辉瑞和UCSF的科学家们工作起来更加友好。” 总之,这些合作都是为了节省从基础学术研究到制药企业感兴趣的产品许可阶段的时间,过去这段时间一般为5~10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早地开展合作和更快地将学术组织创立的假说运用到疾病治疗研究中去,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不但对社会,而且对主要研究者和企业都能获益。”GutierrezRamos最后说。(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