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8-12-24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国内硬胶囊产能过剩 非明胶胶囊成新增点

统计数字显示,到2007年止,全国硬胶囊年产能合计在1万亿粒左右,但实际上国内医药制剂业每年仅需1600亿~1800亿粒,产需间形成的巨大落差,使得绝大多数胶囊生产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浪费现象令人心痛。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成为突围之道。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竞争日益激烈,非明胶胶囊逐渐显山露水,表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准入门槛低导致竞争过度 目前医药市场上的空心胶囊大多为明胶所制作。利用明胶制作的胶囊通常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从销售数量上看,目前国际市场上仍以硬胶囊占据主流。 据国内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空心胶囊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由于始终未能正确定位空心胶囊到底属于药用辅料抑或药品外包材,因此,该产品属于界限不明的药用产品,仍有空子可钻;再加上准入门槛太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仅需20万元人民币即可买到一条硬胶囊生产线,由此,国内各地纷纷办起胶囊生产厂。 到2007年止,全国共计有全自动、半自动空心胶囊生产线已达1000条以上,已批准的胶囊生产企业为249家;全国硬胶囊年生产能力合计约为1万亿粒。但实际上,国内医药制剂业每年仅需1600亿~1800亿粒硬胶囊,使得绝大多数胶囊生产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有些小型胶囊厂常年处在停产状态,要等到业务员接来客户订单才敢投产,其他时间里生产线及设备均处在闲置状态。 我国空心胶囊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浙、皖三省,尤以江苏苏州、浙江新昌和安徽黄山附近最为密集。在供应未饱和的时候,这些胶囊生产老企业绝大多数经营状况还不错,但之后新加盟的胶囊生产企业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为结束国内药用胶囊壳生产混乱无序的局面,国家出台了一份药用空心胶囊国家试行标准。相信随着国家对药用胶囊壳生产的监管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今后国内胶囊生产将会越来越正规化。 “中药西做”推动需求大增 由于人们用药习惯的改变,胶囊类药剂已越来越受到病人的欢迎。目前我国药用胶囊剂已占全部医药制剂总量20%的份额,且这一比例还在缓慢上升中。据专家分析,这是由于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也加入到胶囊使用者行列中。从前,中成药制剂最基本剂型为丸、散、膏、丹,现在流行“中药西做”,因此,胶囊剂与片剂已成为常见中药新剂型。 中成药行业对硬胶囊需求量的猛增,大大推动了国内市场胶囊产销量的直线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过去几年来,我国硬胶囊需求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6%,大大高于其他药品耗材的年增长率。 非明胶胶囊成新利润增长点 以明胶为原料生产的硬胶囊在我国产能早已大大过剩,国内生产企业的出路只有一条--将闲置产能转向海外市场。其次,应大力开发适合国际市场需要的非明胶胶囊,如普鲁兰多糖制成的植物胶囊、鱼明胶胶囊等,以此摆脱目前产能过剩的困境。 明胶提取产业最早始于19世纪的欧洲。经过上百年时间的长足发展,去年全球明胶年产销量已达32.6万吨并成为一大产业。在90年代初,欧洲生产的明胶数量一度占国际市场的60%。此后,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工业国明胶产业的快速崛起,亚洲明胶产量在国际市场上已占25%的份额。 青海明胶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系一家上市公司。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畜产品加工副产品资源,提供了充足的明胶生产基本原料。青海省政府将发展明胶生产作为该省主要产业加以扶持。该公司现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专业明胶公司与空心胶囊生产商,预期明后两年其明胶产量将达3000吨以上,明胶胶囊年产能超过100亿粒。(2008-12-24)

上一篇:美国研究发现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基因
下一篇: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药品标准不完善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