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灾害的影响,2008年我国创伤止血药用量一路上扬。据化学制药工业协会《2008年上半年中国22个城市样本医院用药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城市样本医院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为30.9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9.45%,高出2007年年增长率0.25个百分点,在医院所用的15大类药物中占据了12%的市场份额。 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包括6个亚类,其中促凝血(止血药)药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仅为10%左右,却是医院市场中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种。目前临床常用的凝血、止血药物主要有4大类20多个品种。 血凝酶市场一路上扬 随着生物工程药物的快速发展,重组蛋白质产品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全球促凝血药物市场的平稳增长。2006年,在全球12类畅销生物制品中,重组凝血因子的销售额达到47.10亿美元。 蛇毒类血凝酶是从巴西的矛头蝮蛇中提取的一类具有促凝血、止血的物质,已经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 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士素高药厂的血凝酶(巴曲酶)注射剂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立芷雪。近几年,国内促凝血市场发展较快,5家企业获准生产血凝酶:合肥兆科药业,锦州奥鸿药业,北京康辰药业,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和蓬莱诺康药业。 血凝酶在我国医院止血药市场中发展迅速,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8%,已占据60%左右的止血药市场份额。国产血凝酶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2007年,国产血凝酶在样本医院的份额已从上一年的49%增长到61%,而2008年上半年则达到了71.24%。目前,尽管血凝酶在国内没有专利门槛的束缚,但因为生产工艺难度较大,且受上游原料来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仿制药物的开发不会出现蜂拥而上的现象。 (200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