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期待已久的新版基药目录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同时,从目前政策来看,“唯低价论”纠偏的情况还是比较明朗,因此整体来看对于新进基药的公司仍然是一个新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目录中中成药大幅增加,尤其是新增的独家品种,受到业内的普遍看好,而新增的大病种用药一时间也成了关注热点。
中成药品种大幅增加
在2009年版的基药目录中,化学和生物药共205个品种,中成药共102个品种,其中独家品种26个,基本集中在中药领域。新版基药目录与之相比,整体扩容逾六成,中成药品种则扩容近一倍。
独家品种的增加备受关注。据了解,新版目录新增40个中药独家品种(包括注射剂),约占新增中药品种的40%,比例高于2009年版22个中药独家品种占102个中药品种的22%。
分析认为,上述40种中药独家品种在销量和定价上都有较大的优势,而生产中药独家品种的医药企业或可能在新一轮医药产业发展中获益。兴业证券的相关研究表示,在此次新版基药推出过程中获益最大的将是诸多新进入目录的中药独家品种或类独家品种,其中弹性最大的是有主力品种或多个二线品种进入新版基药目录的企业。
大病种用药待井喷
除了中药独家品种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新版基药目录还增加了抗肿瘤用药、血液系统用药、儿童药等类别,同时心血管类产品也大幅增加。其中,新增的抗肿瘤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成分药等7个门类26种用药。
治疗精神障碍药方面,数量从9种扩容至23种。相关研究机构认为,精神、神经类用药领域是我国药品市场为数不多的尚未挖掘的潜力领域,未来或迎来高速增长机会。在血液系统用药方面,血友病用药、鱼精蛋白等首次选入该目录。
基药目录向来受大病种用药相关企业的关注,只有进入基药目录,类似抗肿瘤用药、心血管重症药等才能分得基层医疗市场的一杯羹。未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50%,其中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应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30%。由于二三级医疗机构用药占据我国医疗机构用药的八成左右,因此国内医药行业分析师据此普遍认为一旦基本药物在各省的采购正式启动,销量的拉升将非常显著。而其中新增的抗肿瘤药、心血管重症药、神经系统和精神类用药、血液制品在业内看来,又将是受益最明显的品种。
业内隐忧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基本药物能否实现在基层的合理使用: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基层的农村社区,目前仍有2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34%的乡镇卫生院、43%的村卫生室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对此,有观点认为,这或许会倒逼基层中医药发展。
外资企业的两难境地:如果说,此次基药目录增加大病种用药的类别及相关药物的选择范围,对国内仿制药企业而言,关键在于看自身的竞争实力以及招标政策中关于价格的政策,那么,对外资企业而言,则面临着放弃基药还是降价占份额的两难选择。放弃基药,或许就等于放弃医院市场;而进入基药,意味着价格可能要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