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3-06-04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史上最严招标遭药企排长队上书


由于广东省是医药消费大省,且是第一个出台新版基药招标政策的省份,此份意见稿备受市场瞩目。有券商研究员如此形容,广东版药品招标方案汇总了安徽基药模式、福建第八标模式、重庆药交所模式当中对药价的各项打压政策,可谓“集众家之所严、达降价之目的”。5月17日,广东省医药采购平台发布了《关于征求广东省药品交易相关规则(征求意见稿)修订意见的通知》,其对非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的交易规则、药品采购与配送规则、交易结算以及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由于广东省是医药消费大省,且是第一个出台新版基药招标政策的省份,此份意见稿备受市场瞩目。有券商研究员如此形容,广东版药品招标方案汇总了安徽基药模式、福建第八标模式、重庆药交所模式当中对药价的各项打压政策,可谓“集众家之所严、达降价之目的”。
  这让药企难以安坐。按照规定,对于该征求意见稿相关单位必须于2013年5月24日前递交修改意见。《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国有药企恰于最后一日送交意见书,此时材料已排至300多号,“可见企业反对声音很大。”相熟的研究员判断,政策会有微调的可能,但指望翻盘并不现实。
  广东版药品招标方案甫一露面,二级市场上医药板块应声下跌。按照征求意见稿,非基药市场将药品的质量层次划分为专利、原研、单独定价和优质优价(含差别定价)、GMP五类。按照这个质量分层,“首仿”、“欧美认证”等与普通GMP产品质量差别被抹杀。基药方面,双信封制度依然沿用,质量分和价格分相加,总分最高者中标,但质量分权重大幅下降至仅占10%.此外,过去药品平均采购周期18个月,广东方案中药品随时报价随时中标随时采购,这被认为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
  提意见企业排长龙
  为此,《金证券》记者相熟的研究员特意走访了当地上市公司。据了解,一家大型国有药企5月24日送交了意见书,主要提了以下意见:质疑独家取最低价模式,希望去掉最高最低省份价格,因为最低可能是企业被动接受的,且为小企业中标;如此质量层次划分,可能把市场拱手让给外企;招标忽略了企业规模、技术工艺。
  公司高管直言,“我们提交的时候已经排到了300多号,可见企业反对声音很大、提的意见很多。”
  调研的民企同样满腹委屈。这位研究员称,“这些企业大多也递交了意见书,不过他们私下也表示,相比而言大型央企的发声更有分量。”
  值得一提的是,5月23日,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更是公开发文,抨击广东药品交易规则。
  “广东版”或全国推广
  按照计划,广东招标规则的正式稿应于6月6日公布。毋庸置疑,这段时间各方势力的博弈异常激烈。
  采访中,不少研究员对《金证券》记者分析,这已经是广东省出台的第四稿征求意见稿,或许最终政策有所微调,比如凸显独家剂型、增加技术标的权重等,“但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而且考虑到广东的指标意义,有可能向全国推广。这也意味,大部分省份药品招标规则比预期严厉。”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行业的快速洗牌整合将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高竞争的产品。对医药投资而言,在上述严厉政策下,短期规避降价是必然选择。最终投资方向将集中在中药独家品种、少量的单独定价优质优价品种、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保健品、生物药等领域。
  不过,国泰君安研报则指出,广东方案目前来看只是个案,其只要低价不要质量的招标规则和国家“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大原则相悖,除非国家出台政策,其他各省群起效仿可能性不大。
  前述大型国企高管则表示,“广东方案真的实施,对公司会有影响,但影响有限。独家品种影响小,虽然强调全国最低中标价,但公司以前价格维护得比较好。非独家品种会有影响,但也不会大幅降价。”(源自周末金证券)

上一篇:廉价药缺货现象频现 折射药品招标机制问题
下一篇:医疗设备、耗材、药品采购成商业犯罪重灾区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