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发改委即将公布低价药定稿目录。该目录共包含533个品种1154个剂型,较此前征求意见时的890个品种剂型又扩容近30%,筛选标准依旧保持在“化药3元、中药5元”以下。
从定稿目录来看,包含化药品种283个、中成药品种250个,其中,中药独家品种占中成药品种约16%,近10个品种进行了更替。
包括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中新药业的清咽滴丸等多数上市公司的独家品种依旧在列,而济民可信的黄氏响声丸等7个品种成为新进中成药独家品种。
在品种更替方面,中成药被剔除的品种仅有4个,化药中有20余个品种被剔除。除甲巯咪唑等定点生产的品种外,多数均为降脂降压药物,而新进的化药品种主要为抗肿瘤品种。
企业支持自主采购
去年年底,低价药目录开始征求意见,当时规定的标准为“日均费用化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共包含890个品种剂型。
然而,由于标准门槛过低、品种剂型数量过多,该目录在征求意见时引起不小争议,国家卫计委、人社等部委也对此持保留意见。
就在定稿目录即将出台之际,4月15日,由国家卫计委牵头、8部委联合发布由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研究通过的《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入选低价药目录后,实行省级集中采购,可以在地方集中招标中采取直接挂网的形式,而且不设最高零售价,给予企业在日均费用标准内自主定价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