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5-08-06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万宁中国三招打造“本土化”,连锁药店你有几招?

药店圈的资本整合浪潮此起彼伏,除了三大上市连锁药店大肆跨境并购外,区域性连锁也纷纷有所举动。7月末,贵州一品药业连锁和贵州福安康两公司宣布合并,一跃成为贵州新老大。这一切资本运作行为都将为连锁药店的经营者们带来巨大运营挑战,如何进行跨区域门店的经营和发展、避免出现水土不服呢?不同企业各师各法,我们不妨从跨国零售龙头企业——万宁中国的经营思路中也寻找一些可借鉴之处。

2015年是万宁进入内地市场的第11个年头。自2004年成为广东省首家以CEPA架构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零售品牌,发展至今,万宁在中国内地已拥有超过200间门店,每年服务顾客超过300万,据万宁中国高层在企业年度活动上表示,万宁仍将在中国各大城市稳健扩展业务。作为一个跨境零售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原有市场的竞争对手,万宁是如何进行扩张并稳健发展?

“三个本土化”策略

万宁中国执行董事徐涛先生给出以下答案:“万宁在企业本土化上一直坚持三个发展原则,一是培养本土化员工;二是加强与本土化企业合作;三是始终把本土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徐涛在7月31日的万宁2015年“健·美·赏(HBA)”年度评奖新闻发布会上,首次讲述了万宁跨境经营之道,他认为一切围绕着“本”来谈发展才是最稳健的模式。

本土化员工覆盖了基层和管理层,是跨境经营人力资源的主要表现,除了利于人员管理,同声同气自然能赢得更多区域消费者的认可和亲切感。

与本土企业合作案例指的就是万宁中国与国内永辉超市联手开店,2014年万宁中国通过母公司资本运作进行新市场开拓布局,截止2015年7月,万宁和永辉在北上两地已经联合开店4家,“联姻”双方通过互补优势未来继续在重庆和华东地区强强出击。在万宁眼中永辉有着“志同道合”的气息,之前双方多次在城市拓店上都会有不谋而合的举措。不难看出互补型合作为万宁带来的不仅仅是门店数量扩张,还有无限想象的各种资源融合。

作为零售行业,消费者永远是上帝,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实现门店增量。万宁中国作为跨国零售企业,除了延续原有品类品牌销售策略及与大品牌合作外,在挖掘本土消费者需求上也下了大投入,研发出性价比高且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而非对市场上现有的产品进行简单复制;同时会根据各地区差异进行品类管理。万宁中国还有更重要一招是,激发本土消费者共同参与感,万宁中国自2011年开始通过策划年度活动“健·美·赏(HBA)”,每年让上百万消费者参与评选活动,从中实现三个目标:研究消费者品类和品牌喜好,拉近消费者与商品距离,提升和调整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新品牌定位

万宁的品牌定位随着“本土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蜕变,由“健康引领美丽”提升到“ 倡导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获取美丽,逐步达到乐活状态“,也是一种消费体验感提升。乐活的理念算得上是“国际模式+本土智慧”双结合模式。未来发展如何,期待有更多惊喜。(来源:店讯通 )

上一篇: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案同比大增
下一篇:药价“松绑”,哪些品种被地方监控?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