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6-11-15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医药信息平台 >> 平台新闻

广誉远王佩义:中医药企业需保护与传承自身文化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然而中药原料的种植、选用与加工制作中传统的丢失,导致中药药性的改变。但有一些传统中医药厂家仍然坚守着古老的中医药制作方法,广誉远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广誉远副总裁、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佩义讲述了广誉远恪守中医药的严谨与传统精神。

  恪守传统中医药的工匠精神

  走进带着强烈80年代风格的中药炮制厂房,浓重的中药材原料的味道似乎在诉说着这一代代老中药师傅们的坚守与传承。94岁的广誉远老药工柳子俊谈及中医药的创新与改革时对记者说到,“无论如何追求效率,古法炮制的工艺都值得而且应该坚守,不可为了创新简省工艺”。

  广誉远副总裁、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佩义详细讲述了广誉远这种恪守中医药的严谨与传统精神,“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药材质量的苛刻要求,在近五百年的传统上,广誉远一直以用药精良著名,如牛黄使用天然牛黄,有效成分胆红素含量要求40%以上,每公斤价格60多万元。麝香我们使用天然麝香,这在国内是仅有的几家。鹿茸我们使用的是梅花茸二杠一等,精品中更是严苛到使用茸尖。红参使用高丽参或16支边条参,因其生长期六年以上,有效成份极高。这种用药特征既来自于老字号一贯的传统,也来自于我们对中药国粹的敬重。二是体现在我们“良心制药”的精神。无论是“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敬畏,还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严谨,广誉远始终坚守着遵古炮制、如法制作的要求,以重生贵德的历史责任,在喧嚣的市场中从容制药。三是我们恪守着传统医药的工匠精神。一味辅料要晒制三年以上,从地黄到熟地黄需要经过九蒸九晒历时27天左右,姜炭的制法保留用砂锅盛装外部裹上阴土烧制24小时等等着最古老的制法。广誉远的每一个制作环节都渗透着大匠的精湛,也饱含着工匠的用心。”

  广誉远的主导产品“龟龄集”与“定坤丹”都是国家级保密处方,且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调研现场,药厂工作人员介绍,清朝时期的龟龄集炼丹炉采用的材料重达60斤,而目前工厂现代化的炼丹炉虽然外部已经是全金属材料,不过内里还是保留了原有传统的银制炉。

  王佩义对目前国内中医药行业的急功近利做法非常痛心地说到,近年来国内中药行业急功近利的不在少数,不少企业为了短期的利益省去传统制作工艺的一些关键流程,导致一些中药药品效果不佳,群众口碑也受影响。广誉远在追求有所创新与提高效益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古法炮制与制作要求,使药效不受影响。一位老药工对记者表示,从原料到最后的龟龄集与定坤丹成品大约都需要40天左右的制作时间,其中龟龄集的丹炉炼制过程大概就需要27天。

  “广誉远的发展也证明,深厚而独特的文化积淀是中医药企业在新时期下稳步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也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对着大浪淘沙的市场环境,中医药企业需要保护和传承自己独特的文化,更要以其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催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王佩义认为中医药企业需要保护与传承自身的文化。

  让中药焕发新生:建新厂复产传统药

  受困老厂区的条件限制,广誉远公司的主要中药产品产量以及公司发展一直较为稳定但并不迅速,此次记者到广誉远调研,还实地看到了公司正在进行的新厂区建设。王佩义介绍,广誉远的新厂区预计2017年7月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年产值50亿元,各类产品中龟龄集1亿粒;定坤丹大蜜丸4000万丸;定坤丹水蜜丸5000万瓶;定坤丹口服液3000万支;龟龄集药酒650万瓶;龟龄集保健酒2600万瓶;其他诸如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4500万丸。此外,公司未来还将投资13.5亿元在新厂区周边进行文化博览区建设,并建设包括“吃、住、药、游、购、医、养”一体化的多功能文化旅游设施。

  在新厂区建成有效增加公司产能后,除了目前公司的几款主要产品以外,广誉远还将逐渐恢复生产其他一些曾经生产过的中药品种,目前明年确定恢复生产的有治疗肿瘤的西黄丸与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

  王佩义表示,公司在复产之前已经对此做过相关调研,例如西黄丸,目前国内生产西黄丸的厂家有三家,据公司调查销量都还不错,不过这三家的西黄丸所采用的牛黄均是人工牛黄,广誉远明年复产的西黄丸会采用天然牛黄,虽然价格会稍贵,但是保证对肿瘤患者的最好疗效。此外,公司调研与测算发现,使用西黄丸的肿瘤患者60%表示有效果,尤其是对于前中期肿瘤患者而言疗效较为显著。

  此外,广誉远总裁杨红飞对记者表示,广誉远未来五年内,会推出精品中药“百家千店”工程,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家国医馆、1000家国药堂。王佩义介绍称,广誉远正在构建的“名医+名药+名店”工程,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发挥和引领,让更多的人信中药、看中医,不断唤醒社会对中医药的尊重与重视,以文化的自信推动行业的发展。(来源:中药材网)

上一篇:耳鼻喉科药物市场规模139亿 中成药份额占比超八成
下一篇:2020年,河北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