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永新医疗
6月28日,永新医疗主办的“带土移植 合作创新 | 清华-永新核医学技术转化成果报告会”在第三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术会议暨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学术年会期间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医学专家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并深入交流了清华-永新核医学技术转化成果。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曾志研究员、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理事长何作祥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理事长张永学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陈盛祖教授、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霍力教授、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及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雪梅教授、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庞华教授、北京医师协会核医学专科医师分会会长杨吉刚教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医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亚强研究员、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负责人盖永康博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刘洪铭博士、永新医疗董事长刘迈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曾志研究员致欢迎辞。他高度肯定了清华大学工物系与永新医疗“带土移植、融合创新”的合作模式,强调其对于核心技术转化落地的关键作用。他特别提到,就在会议前夕(6月26日),曹光彪先生名下永新医疗股权完成无偿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正式成为永新医疗大股东,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基础将更加坚实深厚,为未来协同创新注入强大动能。
大会随后进入专题汇报环节,张永学教授、杨吉刚教授、王雪梅教授、庞华教授分别担任各环节主持人。
清华医学物理所所长、永新医疗首席科学家 刘亚强研究员 刘亚强研究员通过介绍“生产一代、研究一代、探索一代”三梯度合作创新模式,系统阐述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与永新医疗在核技术应用领域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他强调,清华工物系专注关键技术攻关,永新医疗将技术产业化、工程化,成功实现多项技术及产品的创新突破,连续填补国内空白。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霍力教授 霍力教授重点介绍了在国产首台SPECT/CT设备验证、设备性能提高和设备性能成熟后等三个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工作。她表示,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大力支持国产核医学设备的自主研发,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及临床优势,通过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积极推动国产SPECT/CT在全国范围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加速产品普及与优化。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刘洪铭博士 刘洪铭博士代表清华大学工物系邱睿教授展示了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核医学影像与剂量全流程管理智能平台”,介绍了在个体化核医学内照射剂量计算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该平台与永新医疗 Insight四维定量SPECT/CT深度融合,致力于为临床提供高效、精准的“诊疗一体化”中国解决方案。 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负责人 盖永康博士 盖永康博士分享了基于国产首个三模态临床前分子影像平台的转化医学研究,特别是在诊断探针、核素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他高度评价了永新医疗InliView 系列动物PET/SPECT/CT的性能,并期待新平台的应用为核药研发做出更大贡献。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发布装置 专题汇报结束后,永新医疗隆重发布了临床前核医学分子影像科研平台 —— InliView 5000 系列动物PET/SPECT/CT,该平台紧密围绕临床需求,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会议当天,与会专家们还受邀参观了永新医疗总部及生产基地,近距离了解清华-永新核医学技术转化成果,对国产核医学设备的品质与前景充满信心。大家一致认为,在产学研医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清华-永新必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永新医疗 NOVEL MEDICAL 2011年,香港爱国实业家曹光彪先生秉持创新为国的理念,与清华大学携手创立永新医疗,致力于填补国内空白,推动核技术应用发展,成为核医疗影像领域创新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