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省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7月,据对全省359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统计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13.7亿元,同比增长20.3%;完成工业增加值173.8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完成489.6亿元,同比增长16.7%;出口交货值累计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42.2%;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81.5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利润总额44.8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利税总额72.2亿元,同比增长28.6%;资产总计686.7亿元,同比增长27.1%;化学原料药产量完成3.2万吨,同比增长28%;完成中成药产量17.9万吨,同比增长17%。
预计1-8月全省医药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7%左右;实现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税86亿元,同比增长19%。
二、全省81户主要骨干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1、 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同比增长30%以上的企业有:康弘、美大康、雅安三九、大千、绿叶宝光、成都倍特、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光大等25户。
2、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的企业有:科伦、康弘、美大康、雅安三九、四川恩威、大千、绿叶宝光、成都倍特、天台山等25户。
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的企业有:康弘、美大康、四川恩威、禾润、大千、绿叶宝光、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天台山、光大等25户。
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全省医药经济虽然仍然保持了增长,但增幅下降。其原因一是毒胶囊事件影响;二是新版GSP、GMP的认证标准出台,企业、产品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三是国家医药价格等政策组合出台,企业在适时调整经营发展战略。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