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因国家医改方案出台,对医药和卫生产生重大影响,对我省医药行业形成重大利好。全省医药工业产、销增幅均在20%以上,效益增幅均在48%以上,好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效益也好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
一、全省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4月全省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8.8亿元,同比增长23.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5.0734亿元,同比增长27.84%;实现利润10.1376亿元,同比增长48.12%;实现利税18.0869亿元,同比增长53.53%;医药工业企业亏损面14.32%,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亏损额8430万元,同比增长56.27%;医药工业应收帐款净额42.6022亿元,同比增长12.04%;产成品成货24.0084亿元,同比增长0.77%。化学原料药产量2.6390万吨,同比增长52.3%;中成药产量7.7580万吨,同比增长18.9%。
二、40户主要骨干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1--4月,行业内40户主要骨干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2.1537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2.5528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6.0243亿元,同比增长18.54%;实现利税10.2432亿元,同比增长19.3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的企业有科伦、康弘、光大、雅安三九、新荷花、好医生、地奥天府、华神、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等13户;实现利税增长30%以上的企业有蜀中、禾邦、康弘、成都生研所、光大、雅安三九、新荷花、好医生、地奥天府、四川太极、方向等19户。
三、运行分析
1--4月全省医药工业实现利润和利税增幅均高于全国行业和全省工业平均水平;由于企业规模相对偏小,统计的40户主要骨干企业合计,所占全省医药行业比重仅为46%。在行业产销和效益增幅较快的情况下,医药工业仍有14.32%的亏损面。虽低于全省工业四大优势产业亏损面3.68个百分点,但亏损额同比却增长了56.27%,不可忽视。企业因产品结构和市场变化,起伏跌宕,显示了科研强、产品好、质量高、有规模、有品牌企业发展后劲的优势。
四、需关注的问题
1、宏观调控政策对我省医药行业发展影响总的是利大于敝。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拉动市场需求的宏观政策,尤其是出台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相关规定,对我省医药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对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的企业,受到的冲击会间接、滞后一些。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国际化较高的化学原料药企业影响较为突出、直接。
2、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出口下降,中药提取物出口仍显强劲。我省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与去年同期比较略有下降。原因是进口国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提高了对二氧化硫、重金属残留量的限制标准。占中药产品出口近半的中药提取物仍是拉动中药出口的主要动力。原因是中药提取物的全球市场总体需求稳定,其刚性需求的特性不会因金融危机和少数进口国的技术贸易壁垒政策发生较大改变。
3、已出台的医改方案对医药和卫生产生重大影响。对医药行业将形成重大利好。新的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新农合目录、城市职工、城市居民医保目录的制定,虽会引发新一轮竞争,但会更加规范、有序。国家加大对医改投入,提高城乡医保标准,加快广大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和乡村卫生院建设,会拓宽医药和卫生消费市场,促进医药行业发展。
4、生物制药中的生物、生化药品,尤其是各种疫苗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是H1N1流感和自然灾害、疫情频发,预示着市场需求空间扩大,出口也有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5、中药保健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出口前景较好。欧美国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保健品消费市场,且我省保健品价格相对便宜,其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仍需进一步提高中药保健品的质量,规范和按标准生产,提升其技术含量,彰显其保健功效。这仍是我声中药保健品生产、研发企业要下的苦功。
二00九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