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为帮助川内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开辟台湾医药市场,扩大交流、合作的范围,同时学习台湾在医药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拓展市场和产品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经验,加强两岸医药界的互动,推进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组织了成都国嘉制药集团、奥邦药业集团、成都华神集团、科创集团、恒源药业等六个医药企业集团,利尔药业、四川新荷花公司、古蔺肝苏药业等八个医药工业企业,科创温江医药物流基地、四川多抗医药贸易公司两个医药商贸企业,共十个企业(其中六个董事长、副董事长,四个总经理、副总经理)一行十五人在省经委医化处肖世同处长为团长,省医药行业协会余建军秘书长、省经委外经处王颂副处长为副团长的率领下,于2009年11月6日至12日,对台湾的高雄、台中、台北等地的医药企业、机构、协会进行了考察。现将赴台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湾概况
台湾是一个拥有2300多万人口、3.3万平方公里的海岛,属海洋性气候,热带植物较为丰富,海洋和热带性中药资源较多。人文文化与内地相仿,由于曾长期被外强占领并统治,受西方文化和生活习俗影响较深,加之共知的政治原因,政治建构及政府机构自成体系,与内地不同,属外向型经济,由于自然资源有限,主属外来加工、研发、出口贸易格局,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经济发展较快,曾与新加坡、香港、韩国并列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以来,台湾经济因政治原因发展较缓。
二、台湾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台湾地区的医药产业被统称为生技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涵盖了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产业及医疗器材产业等次产业。台湾医药市场自2002年起,在健保(台湾全民医保体系)药价总额给付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台湾全面实施医药制药厂的GMP改造,其技术标准、审批政策、管理方法均多与国际接轨。台湾具有发展优异的电子、通讯、信息、机械、石化等行业,因而以此为基础的医疗器材成为了重点鼓励的策略性工业,并发展迅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台湾为鼓励生技产业发展,完善了多重投融资体系,包括政府开发基金,上市公司以及创投业等。台湾属中华文化圈,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中成药有一定发展规模,在加工炮制的工艺和设备运用上较内地企业先进。台湾的医药加工技术水平、药政药事管理、技术标准、企业管理、药物研发等与日本、韩国接近。2008年,台湾医药工业的产值1300多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近300多亿元)其中电子医疗器材产业有600多亿新台币,药品、保健品、动物药有600多亿新台币。近十年来,台湾医药产业经历全民健保、GMP全面实施,医药分业及加入WTO药品进口开放变革。
三、四川医药团在台湾考察情况
1.路线和景点。医药团由成都出发,经澳门直飞高雄市,从台湾岛最南端垦丁向北经屏东,过高雄市(县)、嘉义市(县)、南投市(县)、台中市(县)、新竹、桃园,直抵台北市。路上参观了垦丁国家公园、猫鼻头、西子湾、高雄港、中山大学、阿里山、日月潭、“两蒋”文化园区、故宫博物院、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总统府等。
2.在台公务活动情况。
1)在台中县我们参观了永信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台湾最大的制药企业,年产值30多亿新台币(折合7亿人民币)。永信是1952年设立永信西药行,1965年发展成为永信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经台湾政府验证为已实施为GMP工厂,1993年股票上市。在香港、马来西亚、美国、菲律宾及上海设有分支机构。1995年投资设立了永日药品贸易公司、上海昆山永信药品工业公司。该企业生产以抗生素等为主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另还生产中药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试剂、医学美容产品、生化制剂、特用化学品等。永信是1986的台湾第一家通过GMP认证企业,2004年全厂通过(GMP)确认,获美国FDA认证,2009年又能是第一家通过国际医药品稽查协约组织的GMP全厂认证。
2)拜会了台湾财团法人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
位于台北县的财团法人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是1991年由台湾第四次科技会议成立,主要是为配合台湾医药产业短、中、长期技术发展需要,提升医药行业水准,达到产业升级与国际化的目标,由制药界募集4000万新台币,台湾工业局捐助2000万新台币为基金,于1993年获准成立,主要承担台湾经济部、工业局、卫生署、家委会等产业及新药研发计划,扮演产、官、学沟通的桥梁,担负台湾制药工业技术任务,并协助医药产业技术升级,政令宣导与药政推行,扩大产业服务层面。中心为因应产业环境变迁以及医医疗保健、器材产业发展所办,将业务扩及医疗保健器材产业的技术研发与辅导,2005年又扩大了提供优良品质产品认证服务,开设了“台湾中草药网”,创刊了《药技通讯》刊物。已完成62件发明专利申请,获证22件。工作经费由政府拨付80%,为企业服务收费或企业捐助占20%。该中心还针对欧盟、美国、日本、东南亚及大陆的医药产业生产和销售市场,研发及药政管理动态,相应组成因应小组跟踪、研讨,并提出适时应对策略,并为台湾医药企业走出去,提出建议和对策。拜会中,余建军秘书长介绍了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和四川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并赠送了纪念品,表达了希望加强四川、台湾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发展中心游正照处长也表达了希望加强台湾、四川医药界合作的愿望,并赠送纪念品、合影留念。
3).联合举办了“四川省医药品采购政策说明会暨洽谈会”。
在台北市,医药团与台湾对外贸易发展中心及协会,联合举办了“四川省医药品采购政策说明会暨洽谈会”。说明会上,台贸发协会朱建财副处长致了欢迎词。肖世同团长致了感谢辞,省医药行业协会余建军秘书长介绍了四川医药团成员,并对四川医药行业协会及四川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肖世同团长代表四川团向台贸发协赠送了纪念品,团内五个集团公司董事长分别在会上介绍了企业和产品情况,提出了寻求合作的意愿。医药团六个医药集团公司分设立了洽谈处分别接待前来洽谈的台湾药企,先后有40多个台湾企业,50多人次与团内企业洽谈,从上午接待到下午四、五点钟。会后,医药团董事长、总经理们对此次洽谈会感到非常满意,深感台湾企业与内地企业合作愿望强烈,很有合作前景。
奥邦药业集团在赴台总结中说“共洽谈15个企业,其中医药器械8个,制药企业7个。局限于我公司现有资源,医疗器械领域的合作可能性较小。7个制药企业有6个有合作的潜力,共涉8个药品,市场前景看好。”“奥邦的甘露聚糖肽为世界首创的专利原研药品,在本次洽谈会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已有两家有初步的合作意向,我们将积极开展合作,达成互利双赢。”
四川科创集团在赴台总结中说“此次参加对台考察,时机合适、安排合理,会谈紧凑高效,达到了预期目的。”该公司温江医药物流基地即将营业,“此次考察确定了近10个产品,计划进一步与台湾企业磋商以后,引入到大陆市场”。
四、赴台考察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
1.所取得的成果:
一是了解了台湾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尤其是台湾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方向。其药政管理、企业管理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纳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开发国际市场意识强,能力强,经验多。比如台湾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该中心已经有三个中药新药获得了美国FDA的IND(临床研究)批准。这些新药都是从单味中药中提取出来的单体化学成分,一旦临床研究成功,将比较容易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市场。而复方中药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是拜访了台湾一些医药企业、机构和协会,增进了相互了解,结识了一些台湾药界的朋友。比如参观台湾最大的永信制药公司,详细了解了该企业在全球的研发战略、生产厂房布局设计思路、质量监控体系和生产销售组织体系,这对我们企业在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上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三是敲开了与台湾合作的大门,增进了四川医药行业与台湾药界的交流合作。台湾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可以协助制药企业将从中药或其他植物中提取的单体成分申请欧洲的CIS认证,一旦成功,则可以成为欧洲制药企业的原料药供应商。这对国内众多的中药提取物厂而言将是提升企业实力的大跳跃,科创医药集团表达意愿与其在这方面开展合作。这次参与交流的台湾企业中有几家是小型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他们生产的血糖测定仪、碳纤维制作的护理产品和感应式手指消毒器等很有国内市场前景,科创医药集团均有计划引入到大陆销售。
四是考察了台湾人文地理、名胜古迹、风景点和风土人情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状况,对其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方向有了一些了解。
2.意义
此次组织四川医药团赴台湾考察,其意义在于对我省医药企业借鉴台湾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加快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有一定促进作用;我国正实行新医改政策,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正业已形成,通过对台湾健保政策及企业管理模式的考察,对我省药企在新医改政策下创新经营模式有借鉴作用;对台湾药企GMP、FDA、PIC/S的认证验收的了解,可对指导我省药企新一轮GMP改造有一定参考作用;台湾医疗器材生产优势明显,对我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加强与其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产品,合作开发,加快产业升级有带动作用;通过对台湾医药企业投融资体系运行模式的学习,有助于拓宽我省医药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思路,突破投融资瓶颈的限制,特别是在内地创业板开闸之际,学习台湾创投业在医药领域运作。在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等方面与台湾加强技术交流、合作。
五、值得思考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台湾企业对来大陆拓展市场普遍存有强烈愿望,但信息不灵,对内地的相关法规、药政管理、办事程序不甚了解。但这里也有契机,通过协办,可以容易获得台湾厂家产品来大陆的经销权。
二是台湾药企不少,但大企业不多,创新药物、特色产品不多,台湾药企有相当数量保健食品,限于考察时间有限,许多未深入进去,对其药事法规及保健品生产有关法规未能作深入了解。
三是台湾的电子医疗器材研发能力比较强,产品质量较好,功能比较先进。我省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应加强与台湾的交流和合作。
建议:
一是要加强与台湾企业、机构和协会的交流、联系和合作,增进对两地医药相关法规、药政、药事管理和办事程序的了解。建立一个双方进行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一对一的深入洽谈和实质合作。
二是要优势互补,利用台湾在研发、国际注册、认证与国际接轨和医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利用省内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将台湾一些好产品引入川内推广。开拓川内医药产品的台湾市场。
三是政府要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企业鼓励和支持,引导川内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做大做强。
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