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5-08-16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我国物流运行面临四大瓶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最近在广西南宁透露,我国物流行业运行目前仍然面临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社会物流粗放、体制和政策环境制约、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等4大瓶颈因素制约,亟待“突围”。
一、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现象突出。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在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与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9%的差距。港口运输能力不足,铁路运力偏紧,直接导致了部分产品必须通过公路、水路运输解决,既增大了物流费用,也由于运输批量小、速度慢,加剧了运力紧张的局面,同时产品滞压、库存增长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社会物流依然粗放,供需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丁俊发说,我国的物流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造成物流效率低下,现有资源利用不足,社会物流依然粗放。据统计,2004年,我国货运总量161亿吨,货物价值总额38.4万亿元,但货运平均值仅为2384元人民币/吨,只有美国的40%。
三、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存在体制和政策环境的“软约束”。当前,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既存在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落后的“硬约束”,更有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的“软约束”。“传统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暗箱操作、行业诚信体制不健全,物流基础工作薄弱,标准化、信息化跟不上物流发展的需要,都对现代物流发展形成了约束。”丁俊发说。
四、物流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10%以上,总费用中57%是运输费用开支,管理费用占14%,远远高于美国3.8%的水平。从物流费用构成的差距不难看出,我国物流最大的差距在于物流的组织管理水平,反映出我国无论是社会物流专业化水平,还是社会物流组织能力和物流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

上一篇:《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发布
下一篇:医药保健品广播广告或能东山再起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