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11大类700多种药品在药店必须凭处方销售。
“规定执行近半个月来,对平价药房来说的确面临着巨大考验,这11类处方药销售总额一般占整个药店药品销售的40%,因此,近期多数平价药房的销售额下滑达30%左右。”刚开完年度工作会议的上海益丰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湘岳告诉记者。
行业面临洗牌变数
“在上海,平价药房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其中30%能够盈利,70%勉力支持已成行业公开的秘密。和2004年平价药房遍地开花相比,整个2005年上海的平价药房都处在观望阶段,个别平价药房的倒闭也在行业内敲响警钟,其中不少平价药房也在期盼行业规则能够有所放松,然而机遇不是靠等待来把握的。2006年对于平价药房来说也是一个谨慎维持之年,行业内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变数。” 刘湘岳说。
平价药房在经过开业之初的轰轰烈烈之后,如今销售额已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有的药店更是在一路巨亏后,走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对此,刘湘岳认为:“平价药房是一个高投入、低利润的行业,毛利仅10%多一些,只能靠薄利多销来支撑运营。医药行业本来是个相对特殊的垄断行业,平价药房的出现用市场手段减少了医药产业链的环节,降低了药品流通领域的价格虚高,从而让利于民。”
刘湘岳对益丰大药房的前景充满信心:“尽管今年的行业局势并不明朗,但我们仍十分自信。上海是非常规范的市场,有利于健康的市场竞争,益丰是在这样一个规范的机制下,对于品牌的定位较高。目前,我们的品牌在上海也已渐入人心,说明高成本的投入是值得的。”
买药新规终将惠及百姓
对于此次药品分类管理的新规定,有人认为是对平价药房的“当头一棒”,刘湘岳则认为,这是药品监督局在充分调研论证下出台的规定。对顾客更人性化,也保证了病人用药的安全。虽说对病人买药也带来了一些不方便,但随着人们对新规定的认知度提高,了解凭病历卡也可到药房买药,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步习惯了。“我们已经把相关的规定用告示的方式在每家门店门口公布,并在会员内广为宣传,以取得顾客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对于平价药房而言,这个规定也考量了业界对自身出路的探求,在经营上如何适应规定,比如增加非处方药的经营范围或开办有处方权的诊所等。事实上,一些新规定的出台总是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而政策、规定最终会朝有利于老百姓的利益和培育市场、规范竞争的方向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