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是医药行业的特殊用药。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由于免疫系统对于被移植器官有排异作用,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来移植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使得器官移植顺利进行。
中国免疫抑制剂市场具有垄断性特征:各品种类别现出垄断力较强的龙头,排名前几位企业凸现出相当明显的垄断性特征;95%以上份额被少数寡头占据,这是目前整个医药行业中十分稀缺的投资品种。
从销售金额最大的品种来看,环孢菌素市场被诺华制药、华东医药、华北制药、丽珠集团“四大家族”瓜分。
新型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酸酯被罗氏公司控制销售,华东医药国内独家生产,将有望挑战外资98%的份额。
中药品种参麦注射液的市场集中度超过95%,其中三九医药合计份额为38.98%,与正大青春宝药业形成事实上的双寡头垄断格局。
从目前的数据看,在纽交所上市的免疫抑制剂行业制药公司,P/E均值为20.2倍,ROE均值22.7%,P/B均值9.06,因此,考虑到对价因素,我国免疫抑制剂行业的上市公司有被低估的可能性。
免疫抑制剂发展空间广阔
免疫抑制剂是医药细分市场的特殊用药。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由于免疫系统对于被移植器官有排异作用,需要应用面免疫抑制剂来移植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使得器官移植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免疫调节剂市场购药总金额约为100亿元,其中免疫抑制剂市场约65亿元,占了我国免疫调节剂市场的65%。由于器官移植属于特殊性技术,该市技术壁垒高,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发展空间比较广阔。
目前免疫抑制剂主要分:化学制剂、真菌替代物、中药类和激素类等。用于免疫抑制治疗的化学制剂大部分来源于抗肿瘤药物,主要有烷化剂和抗代谢药两大类。许多激素都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糖皮质激素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器官移植中,糖皮质激素也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陆续发现一些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选持性较好的强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有环孢菌素A和他克莫司。它们的临床应用极大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发展。同时一些中药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目前我国研究开发的雷公藤多甙是效果较为肯定的免疫抑制剂。由于疗效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是一种有前途的免疫抑制药,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将异军突起。
中国市场具有垄断性特征
目前,我国免疫抑制剂市场规模约在 100亿元左右,从各主要类别分布情况来看,真菌代谢产物的市场份额最高,达40.2%,其次分别为中药类(34.6%)、化学制剂类(21.9%)、激素类(0.2%)和其它(3.2%)。可以看出,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和中药类免疫抑制剂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领导能力的龙头品种。
目前我国免疫抑制剂市场上虽然有百多家生产厂家,但其中合资厂家比其余所有生产厂家总和还多,其市场份额总和达 78.59%,而其中前5位的总和就达到了 61.11%,寡头厂商更是占市场总份额的90%,反映出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同时,合资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强于国产企业,上市公司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又明显优于非上市企业,如上海罗氏和华东医药占75%股权的中美华东就是这个市场典型的垄断企业。
目前我国免疫抑制剂市场上有近30个品种相互竞争。市场份额前10位的品种中,其市场份额总和达95.49%,而其中前5位的总和就达到了82.23%,反映出很高的市场集中度和垄断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