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不降利”时代到来
医院“处方话语权”将丧失。
前期的产业链环节中,医疗卫生机构处于垄断地位,主要依靠药品差价和回扣作为盈利来源,其“处方话语权”能够左右消费者的选择。当前的改革加强了对医疗卫生机构和购销渠道的规范管理,加速盈利模式的改变,将抑制低水平的发展模式,打破长期以来的路径依赖,有助创新研发和品牌管理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发展。
为了突破低水平发展,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性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措施出台,将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十个方面对创新研发产业进行支持,对支持药企发展,打击医院商业贿赂都有重要作用。
“新医改”使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2005年后,政府首次承认前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卫生部提出以体现社会公益性为主的新医改思路,随之而来的是连续的药品价格管理措施和方案,药监部门的高官落马,两会热议的"看病难,看病贵"和医药购销商业贿赂问题,这些都预示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势在必行。改革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契机,有助于逼迫企业打破长期以来依靠带金销售、低水平仿制的路径依赖,让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品牌管理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对于拥有较大医药流通话语权的企业来说,“药房托管”等新医改措施将使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药品持续降价,至少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带来四个方面的好处:
其一,药品降价将带动销量增长,辐射到更多市场,使得医药流通企业直接获益。
其二,持续降价使得小型药企退出,市场集中度向优势制造企业集中,增加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三九医药等OTC品牌公司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其三,降价和打击医疗体系贿赂,将使得医药产业链各终端利益再分配,使得医院的垄断利润逐渐向医药流通企业、制药企业分化,对医药流通和制药业上市公司构成直接利好。
其四,对“带金销售”的打击使得药企销售费用下降,“降价不降利”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如目前已经有部分上市公司产品持续降价,而利润却出现增长。如哈药集团、南京医药、华东医药等。
寻找“降价不降利”的上市公司
南京医药(600713):销售渠道的垄断者。
在2005年国家大幅降价的背景下,南京医药净利润大幅增长650%以上,成为"降价不降利"公司群当中增长最为突出的公司。调研发现,公司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渠道具有垄断优势。截至2005年,公司已经连续54年盈利,没有1年出现亏损,2005年公司业绩出现明显的拐点,预计2006年以后将进入良性增长轨道。公司形成了覆盖苏、皖、闽三省的市场销售网络,市场占有率高,流通业务主营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50%。其拥有的大量商业地产的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将被重估,我们对公司长期看好,维持 “跑赢大市”评级。
哈药集团(600664):稳健增长的医药龙头。
公司为全国第三大制药公司,在OTC方面领域具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在大幅降价的2005年,公司净利润稳健增长50%以上,是“降价不降利”公司中的规模性龙头。调研发现,公司已初步形成抗生素、中药粉针剂、滋补保健品、高档中成药、生物工程药品等五大系列产品,7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青霉素钠原粉和粉针、氨苄青霉素、头孢IV号、人参蜂王浆双黄连粉针等产销量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列,并有70多种产品出口到世界40多个国家,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由于公司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再加上不断地收购、兼并,日益壮大的规模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使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目前公司的股价不足5元,价值出现明显低估,我们维持公司“跑赢大市”评级。
三九医药(000999):依靠OTC扭亏。
在行业大幅降价的背景下,公司OTC主导品种“999感冒灵”大幅增长70%,成为“降价不降利”的典型代表。从品牌价值来看,“三九”是我国医药行业最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公司在OTC市场和医院市场都具有相当忠实的客户群。我们预计公司在OTC制剂中能够继续保持前列,并与前四大生产商共同保持领先地位。公司本部和旗下的雅安三九生产中成药的免疫抑制剂--参麦注射液,是我国较早开发成功的中药注射剂之一,临床应用较广,其中主要有效成份为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在癌症治疗中主要用于放、化疗的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目前我国约有15家生产企业进行参麦注射液的生产和销售。我们预计公司将在2005年度摆脱亏损,在06年度实现稳健盈利,对公司给予 “跑赢大市”评级,但不建议在大股东占款问题解决之前买入该股。
华东医药(000963):两大产品增厚公司利润。
调研发现,公司拥有两大"重磅炸弹"级免疫抑制剂产品。第一是环孢菌素。环孢菌素能够抑制分泌白介素等淋巴因子,临床上主要用于器官和组织移植后抗排斥反应,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皮肤炎等症,应用领域比较广阔。第二是麦考酚酸酯。考酚酸酯通过抑制鸟嘌呤的合成,选择性阻断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对移植排异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显著疗效。临床上已应用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副作用少,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预计其销售收入将超过1个亿。由于华东医药的股改方案低于市场预期,我们对公司给予“大市同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