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药行业的子行业,尽管生物制药同样受到全行业景气度回升乏力等不利影响甚至负面冲击,但是,越来越多的情况显示,生物制药这一医药行业生力军具有的成长及发展优势正悄然凸现。
截至8月1日,已公布2006年中期报告或业绩快报的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科华生物、安琪酵母等生物制药上市公司,凭借符合市场预期或者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据中期报告,天坛生物今年1至6月主营业务收入21,575.09万元,同比增长10.65%;净利润6,655.59万元,同比增长59.08%;每股收益0.20元;每股净资产2.06元;净资产收益率9.93%。
分析表明,作为国内最大的生物疫苗制品公司,天坛生物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收购控股股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北生所)旗下的优质资产及关联项目。早在2003年9月,天坛生物获准增发新股2,500万股,实际募集资金26,731.82万元。天坛生物一边实施相关募资项目,一边通过关联交易方式购入北生所其他辅助设施三个车间以及新项目。从中报看,关联交易效益十分突出,其中Vero细胞纯化乙脑技术及其车间技改项目完成,累计产生收益7,385.69万元;麻腮风二联和麻腮风三联疫苗生产技术、麻疹疫苗生产车间兴建以及GMP改造项目竣工,累计产生收益17,740.58万元。今年1至6月,天坛生物主导产业疫苗实现收入17,905.81万元,同比增长7.41%;而毛利率达74.44%;同比增长11.48%,则是天坛生物净利润大幅上升的主要成因。
其实,天坛生物高成长特性在中报中并没有完全释放。今年5月,天坛生物斥资11,628万元收购长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简称长春生物)51%股权,由于此次并购尚需实际控制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及国资委批复,目前在申报过程中,原预计长春生物全年实现净利润4,738万元的上半年财报,并未纳入天坛生物中报合并范围。一旦并购事项获批,天坛生物全年业绩仍将继续大幅上扬。
华兰生物产品涨价利润猛增
7月31日,此前曾披露预增的华兰生物公布2006年中期业绩快报,1至6月末,华兰生物主营业务收入17,649.37万元,同比增长1.59%;主营业务利润7,264.19万元,同比增长43.31%;利润总额4,779.31万元,同比增长77.49%;净利润4,048.19%,同比增长76.75%。
这是华兰生物自2004年6月IPO登陆中小企业板以来盈利表现最优异的中期业绩。
对此,华兰生物将高成长的原因归纳为两点:第一,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的市场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第二,原料血浆综合利润率提高,除人血白蛋白外,其它小产品主营业务收入4,307.36万元,同比增长34.82%,占当期主营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18%提升至本期的24%。
资料显示,华兰生物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民营家族式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截至上市时,可生产血液制品品种多达8个,共27个品规。据全国血液制品行业统计结果,华兰生物2002年、2003年生产经营规模分别排名第8位、第4位,而在投浆量方面,华兰生物2003年达688吨,高居全国第一。
由于政府近几年规范采血市场,致使血浆供应相对紧张、价格上涨,这给最具采集血浆优势和血液制品规模经营优势的华兰生物带来机遇。
从快报及历史资料观察,虽然血液制品市场价格提高是华兰生物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拉动因素,即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在销售增长有限的条件下净利猛增,但可喜的是,华兰生物一向经营滞后的小产品成长开始加速,这表明华兰生物有了雄厚的多品种经营基础。(200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