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10-19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煎熬中的药品招投标 暴利来自多个环节

到目前为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已有了6年多的时间,把药品采购纳入政府的采购范畴实行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为百姓谋更多福利,本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而今却衍生了“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主要原因不仅在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不完善,还在于目前制度上的不健全不科学;同时还存在药品流通模式上的漏洞,让民众皱紧了眉头。

药价高药厂却大面积受困

“由于医疗卫生机构处于垄断地位,在药品降价面前,国内制药行业利润大幅度降低,而解决吃药贵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顾问俞观文告诉记者。今年初,制药企业、医药协会和相关主管部门的一项调研显示:国内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近三分之二面临着生存危机。

据了解,1995年,医药工业占GDP的比重是2%,2005年为4%,10年翻了一番,工业销售收入以平均15%的速度递增,达到3000亿元,但利润逐年下滑,医药生产利润率降到了5%,商业利润率降到5‰。国内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且有限的经费大都投入到“短平快”的仿制药上。2002年药监局批准仿制药不到1500个,2003年就猛增到6000余个,2004年达上万个,直接造成行业内的低价竞争。“目前,一方面是水、电等资源价格上涨,造成制药行业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整个医药环节,制药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导致大型制药企业利润率大幅度下降,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研发投入。”俞观文表示。

全球制药行业都是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但在我国,制药企业却利润低下,涉及医药产业管理职能的部门依然较多,除招标采购外,药品的定价、安全监管、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等职能分散于各个部门,而各部门往往站在部门和局部利益角度考虑问题。(2006-10-19)

上一篇:2005年我国四环素类药品出口居原料药第三
下一篇:国际国内新药设计之现状与趋势分析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