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6-11-08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对经营中隐性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难点

在医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会计成本是记录在账的历史成本,所涉及的会计业务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因此比较容易分析和控制。对于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来说,对经营中隐性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难点。

隐蔽、放大、爆发--隐性成本的特征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

隐性成本中有一种是迁延性隐性成本,即经济行为主体为了彰显绩效和维持自己的存续时间,将已经发生的成本隐蔽、积累下来。迁延性隐形成本是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第一种是主体行为具有主观故意性,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将已经发生的成本隐瞒下来,有意识制造虚假繁荣,导致将来成本增加。第二种情况是主体行为没有主观故意性,由于其认识能力有限或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导致对其经济行为的真实后果判断失误,从而使将来成本增大。

隐性成本具有如下特点:

隐蔽性。隐性成本中的一部分是潜在成本,潜在成本要在以后才起作用,且是作为企业将来收益的冲减因素而起作用。由于将来的事情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都是不能确定的,因而潜在成本难于被企业认识。

放大性。比如,为了省10元钱没有更换应该换掉的电线,那么不知哪天就可能会导致上万元的经济损失--这就是隐性成本的放大性。企业的人事危机、财务危机、信用危机等,都是平时管理中一些小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集中爆发的结果。

爆发性。企业隐性成本的积累量越大,其爆发性越强,危害也越大。如信任危机的爆发,就是绝大多数合作伙伴认识到与之合作的风险大于重新寻找合作伙伴的成本时,就会离开它而去寻找其他合作伙伴。而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与信任危机的发生同步。

种种错误经济行为--隐性成本产生的原因

企业经营过程中导致隐性成本存在和增大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信息失真。内部信息失真、外部信息失真、内部信息不对称三种原因可造成企业成本无形增大。其中内部信息失真是系统内部的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真实信息散失和虚假信息传递。

2.内部摩擦。企业内部机构职能划分不清,机构职能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工作中争权夺利,互相推诿扯皮,内部运作效率低下,导致隐性成本很高;管理流程不顺或领导者对管理流程漠视造成流程短路,产生信息迷失、管理部门架空现象,也使隐性成本不断增大。

3.权威失灵。企业领导者的权威受损甚至失灵,令不行,禁不止,部门各自为政,员工阳奉阴违或消极抵触,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影响到生产、销售,特别是客户关系,使企业隐性成本不断增加。

4.信用丧失。如果一个企业对外部的客户和社会、对内部的员工丧失了信用,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轻则导致经营成本增加,重则丧失客户、失去优秀员工,使经营难以为继。

5.激励和约束失当。对代理人的约束不足,会使其占有和支配被代理者资源的动机发生变化,想方设法支配更多的资源来获取利益;而激励措施失当,会使该多得者得的少,该少得者得的多,导致奖懒罚勤。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成本快速增加。

6.审批制管理模式下的“争权推责”现象。控制型管理的内部成本非常高,上下级之间追求权力最大化和责任最小化、互相推诿责任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这种现象将导致企业的隐性成本增加。

7.企业盲目扩张过程中的效益虚假现象。企业规模快速扩大过程中的收益具有隐蔽性:一方面,一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快速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其管理素质、技术成熟度、市场开发跟不上,造成利润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大量资金的诱惑促使企业大规模扩张,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表面上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不断增加,实际上企业资产也在不断缩水,隐性成本不断增加。这些隐性成本突然显形时,将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此外,企业管理中其他不正确的经济行为,也会导致一些隐性成本,如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忠诚”问题造成的隐性成本、谈判(交易)成本、进度失调成本等等。(2006-11-08)

上一篇:糖尿病用药报刊广告市场发展重入快车道
下一篇:关节炎症和破坏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单独过程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