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北京市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药品监管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召开。北京市药品监督局的方来英副局长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方来英说,北京市药品监督局针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监管工作,在2007年,将继续在农村深化“两网建设”,解决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
针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展开监管
方来英说,在日常监管工作中,2006年北京市药品监督局针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监管工作。在研制环节,严格审评审批重点品种。全年共完成2141个品种的审评审批,其中药品注册申请585个品种。我们组织实施了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的整顿,共换发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1931个。
在生产环节,明确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加大检查力度。截止2006年年底,全市共对236家制药企业、53家医疗机制制剂室和全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期间实施GMP跟踪检查28家,GMP飞行检查40家,药品生产专项检查236家,对不符合GMP及有关规定的企业进行了严肃处理,责令限期整改的9家,收回《药品GMP证书》的3家,特殊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责令限期改正的1家,暂停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经营的1家。对北京市101家医用电气产品生产企业实施现场检查,对存在问题的38家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另外我们还组织参与了对全市所有血管内支架、骨科内固定器材等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检查,责令5家血管内支架企业进行整改,并责令其中3家企业停产整顿。
在流通环节,重点规范经营主体行为,确保流通秩序良好。截至2006年底,共批准发布药品广告427件,完成药品广告异地备案2502件。发布医疗器械广告524件,广告异地备案264件。发布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公告5期。
加强药品抽查检验,保证药品质量。全年共完成药品抽验任务8176批次,基础测试3633批次,其中评价性和监督性抽验合格率为98.64%。加大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有力净化药品市场。去年,药品监督系统共受理举报5142件,办结4787件;立案657件,结案601件,结案率达91.5%。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方来英介绍,在2006年,北京市药品监督局结合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推行药品零售企业驻店药师持证上岗制度和药品零售企业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开展过期药品回收箱设立活动;在全市推广药品质量信息平台;开展社区药品统一配送;率先在网站上提供药品说明书查询;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007年工作重点解决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问题
方来英表示,北京市药品监督局在2007年将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努力完善服务功能,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继续在农村深化“两网建设”,促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药品监管和保障体系。要探索建立“两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将“两网”建设纳入地方政府责任目标,对“两网”建设实效进行检查和考评。要深化农村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药品批发企业面向农村配送药品,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要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规范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购销渠道。
另外,北京市药品监督局还将积极推动社区卫生药品集中配送工作,加强对社区用药的监督检查,确保社区的用药安全;继续推广社区用药的监督检查,确保社区的用药安全;继续推广社区药品回收箱的安装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并建立药品回收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增强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服务功能。继续在全市药店安装药品零售企业营业员考试工作,继续实施药品零售企业驻店药师持证上岗工作,并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加强监督检查。 (200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