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07-10-11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展会动态

药品换装大限来临 亚洲制药集团转移营销重心

10月1日,是国家药督局要求药品“换装”的最后期限。但面对精明的商家,监管部门此次的良苦用心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去年3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简称24号令),要求自2007年6月1日起,所有药品“换新装”--药品包装盒上的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能同行书写,商品名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更突出和显著,其字号不得大于通用名称字体的1/2;药品标签使用注册商标的,其字号不得大于通用名的1/4。   淡化药品商品名的24号令,由于受到医药企业的抵制,以及“有的企业申报较晚,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未完成审核”等原因,被迫推迟至今年10月1日执行。   药品“换装”是中国医改体系中药品改革的重要举措,监管部门期望借此改变“一药多名”的现状,控制高企不下的药价。   药企抵触   药品名称分为通用名和商品名,例如“感冒片”就是通用名,而“感康”“白加黑”等就属于商品名。   近年来,由于“一药多名”医患纠纷层出不穷,患者意见很大。而在包装上突出通用名之后,不同品牌的同类药品,价格就不会出现过大的差距。   “24号令实施后,会造成旧包装失效成本加大。”国家药监局第三终端研究室副主任李从选说,换包装后企业老包装盒和说明书作废,对一次印量较大和库存较多的企业会造成损失。据了解,像广药集团就为此投入几百万元。   但在李从选看来,这些问题很多企业都可以承受,最大的问题是药品的广告、营销会受到很大影响。 李从选说,“换装”后,企业很难再利用自己的商品名和商标来打广告,企业此前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含金量也大大降低。   据了解,24号令去年出台后很多制药企业 “动作迟缓”,甚至比较抵制,主要是对“换装”后的营销变化存有顾虑。此外,很多大医药企业还担心一些小品牌会趁机“傍名牌”。   “换包装看似简单,但对制药企业来说会有很大影响。”中国医药保健品营销协会秘书长高健认为,24号令将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宣传,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的主打产品,会受到较大影响。   据悉,虽然目前国家药监局没有公布企业换装统计情况,但广东、山东等很多地区换装申报工作已经完成。   出新招   海南亚洲制药集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24号令实施后很多企业的营销重心都将转移,今后一段时间内企业营销重点将不再是单纯的产品推销,而是用企业品牌带动产品销售。   今年,亚洲制药把原来的“快克”及“小快克”感冒药都进行了全新包装。在新包装上,几乎所有元素都被重新设计:“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作为通用名被放在了包装的最显著位置,同时新包装上出现了一个醒目的超人形象,占据了整个包装的大半面积,在正反面都出现。   无疑,亚洲制药希望通过“超人”形象来代替失去显著位置的商品名,并给这个“超人”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快克先生”。   据悉,在此次换装过程中,国内一些制药企业纷纷推出了类似“快克先生”的新招数。李从选透露,深圳一家制药企业已经和迪斯尼达成品牌授权使用协议,在该企业儿童保健品和药品包装上将使用米老鼠形象,而迪斯尼公司则从药品销售额中提取10%的授权费。   据悉,不久之后国内很多医药企业,还将推出自己药品的“代言人”。(2007-10-11)

上一篇:抗高血压药物ACEI后劲十足 需求空间广阔
下一篇:争议声中新法案为FDA助威 药品或更安全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