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孝,药代动力学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196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院长,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纳米研究院纳米生物医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天津药学会会长、天津药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外源物代谢研究会(ISSX)中国办事处主任。
刘昌孝研究员是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1968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药代动力学实验室,1975年在国内第一次将药代动力学研究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1995年创建国内第一个部级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2003年创建第一个省部共建国家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实用药物动力学计算程序研究”被发表在国内外的4500多篇研究论文应用和引用。刘昌孝院士长期致力于新药研究,自1986年以来,承担并参与国家和省部重大研究项目,如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新药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0余项,领导完成近150个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负责本院新药研究,获15个新药证书。获得省部、国家和国际科技成果奖励36项次。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50多篇,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文版学术专著17本。曾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及获得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1992年获国务院津贴,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万红药业)多年来坚持以继承名优中药产品为宗旨,长期不懈地坚持和努力进行痹祺胶囊科研开发的精神,促使刘昌孝院士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复方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项目,最终选择痹祺胶囊作为研究模型中药,并将课题命名为“确有疗效的中药痹祺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在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可模仿的实验模式的情况下,刘昌孝院士组织和带领科研团队,集思广益,科学创新实验方法,严谨思路,精益求精,历时四年艰苦奋斗,突破瓶颈,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中药科研破冰之旅。
2007年伊始,由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领衔的国内首例复方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资助“确有疗效的中药痹祺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项目组正式开始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