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17-11-03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医药信息平台 >> 平台新闻

如何提高中草药产业附加值?让中药材秆叶变废为宝

走进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兴兴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三七杆叶提粉萃取车间传出轻微地机械运作声,工人正将烘焙出来的深棕色粉沫装进玻瓶。在露水草车间,几个工人正在调试机械,为下一轮加工旺季作好准备。

  为提高中药材产业附加值,真正使中药材产业惠及山区群众,就需要有足够的加工厂。2015年,龙武镇以招商引资方式拟建露水草加工厂,最终,当地致富带头人张绍兵、杨洪勇、孔祥武3人合股投资860万元建厂,使该镇又增加一个中药材加工厂。张绍兵说:“在建厂过程中,得到了县、镇多个部门的支持和照顾。我们一定加倍心努力,做好初加工,让群众放心种植,不再愁卖。”

  为发展山区中草药产业,龙武镇在划拔土地及项目支持上,给予先后建起的两个加工企业多方面优惠。

  龙武镇党委副书记杨帅介绍,露水草、重楼、三七等中草药全身都是宝,其秆、叶都能萃取成贵重药品,这些药物的产量一直以来都未达到药材市场的需求。龙武镇的气候适宜种植露水草、重楼三七。该镇自2004年开始在本地采集野生露水草籽试种至今,重楼、三七共发展到30多公顷。

  两个中草药初加工厂的兴建,有力促进并推动了该镇露水草、三七、重楼的种植发展,还使过去丢在地中的三七、重楼秆、叶也变废为宝。今年,该镇发展露水草种植100多公顷,截至9月底,全镇发展露水草种植共达480公顷,总产值可达3200万元。重楼、三七已初见成效,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400多万元。这些产业涉及农户216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5户。(来源:中国中药材网)

上一篇:产业链前端量质共振 中药资源或每5年一评估
下一篇:中医药发展进入“国际化时代” 科学化标准待建立
Copyright © 2018-现在  蜀ICP备2023004955号  
关于协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党建

关注公众号